首页> 中文学位 >旅游活动对植被环境影响研究——以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6h】

旅游活动对植被环境影响研究——以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旅游对环境影响研究发展过程

1.2.2旅游对环境影响研究内容概述

2研究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 2地形地貌

2.3土壤

2.4气候条件

2.5水文条件

2.6植被概况

2.7野生动物概况

3研究方法

3.1样方确定

3 2调查方法

3.3分析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关系的分析

4.1.1植被景观特征与自然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

4.1.2植被景观特征与人文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

4 1.3小结

4 2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关系的分析

4 2.1敏感水平

4.2.2群落景观重要值

4.2.3物种多样性

4.2.4阴生种比值

4.2.5小结

4.3植被景观特征与旅游影响系数及指标关系的分析

4.3.1旅游影响系数及其因子之间的关系

4.3.2旅游影响因子与自然地理因子间的分析

4.3.3旅游影响因子与人文地理因子间的分析

4.3.4旅游影响系数的分析

4.3.5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样方植物名录

附录2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掠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森林公园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好去处。旅游活动的进行,使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干扰,群落覆盖度减小,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现象,局部地带甚至退化非常严重,物种多样性变化显著。植被因子是一定地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最直接表现。植被能充分客观地反映其生态环境的质量优劣。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不仅仅是其重要的风景资源,而且更是协调其生态平衡的杠杆所在。本文通过取样调查,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旅游影响系数等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了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关系;探讨了其旅游开发与植被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价了旅游影响系数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以及旅游影响系数在旅游开发与植被生态环境关系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1.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被景观特征的评价几乎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人文地理因子(即旅游活动)对植被景观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此外,阴生种比值作为植被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在本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非适用性。 2.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旅游影响系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表明,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远,敏感水平愈低,景观重要值愈大,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愈大或者稳定,旅游影响系数愈小。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其相互关系相吻合,且与植被现状大体一致,反映了整个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旅游价值及其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距游径的水平距离对植物群落及其景观特征的影响也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现状,与实际状况大致吻合,说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3.6个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均很好地体现了旅游活动对各因子影响的规律性,同时也说明了旅游影响因子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对其赋值的正确性。它们与自然地理因子、人文地理因子的相关性说明了它们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同时也说明旅游活动是景区管理的主要对象。 4.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整个森林公园管理水平呈良级水平,某些地段已出现危机感。其中,样带D附近是人为活动影响最强烈、质量管理最差的地段。评价分级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现状,与实际状况大致吻合,说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