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的研究
【6h】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引言

1.2树冠结构研究概述

1.3树冠结构的描述和模拟

1.3.1分枝结构

1.3.2枝叶的空间分布格局

1.3.3树冠形状的描述和模拟

1.4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研究地区概况及资料整理

2.1自然概况

2.2标准地及各解析方法概述

2.3数据收集及整理

3研究方法

3.1一级枝条分枝结构

3.1.1总枝条数预估模型

3.1.2活轮生枝个数预估模型

3.1.3轮生枝内枝条数量

3.2枝叶的空间分布

3.2.1枝条的空间分布

3.2.2叶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3.3树冠形状

3.3.1枝条基径

3.3.2枝条长度

3.3.3着枝角度

3.3.4枝条弦长

3.3.5树冠半径

3.4模型的检验

3.5枝条年轮丢失现象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一级枝条分枝结构

4.1.1总枝条数预估模型

4.1.2活轮生枝个数预估模型

4.1.3轮生枝内枝条数量

4.1.4模型的检验

4.2枝叶的空间分布

4.2.1枝条的空间分布

4.2.2叶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4.3树冠形状

4.3.1枝条基径

4.3.2枝条长度

4.3.3着枝角度

4.3.4枝条弦长

4.3.5树冠半径

4.4模型的检验

4.5枝条年轮丢失现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不同年龄、不同密度及不同立地条件的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1块标准地中62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及生物量测定数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和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一级枝条分枝结构、枝叶空间分布规律、树冠形状及树冠结构与林木大小、林分条件和经营措施之间的关系以及枝条年轮丢失现象。 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人工林活树冠内总枝条数、轮生枝个数主要受林木胸径、树高、冠长等因子影响,而各轮生枝内枝条个数与林木大小、林分密度、年龄及立地质量无关;2)对于相同年龄的林分,树木枝条的垂直分布受林分密度的影像;而相似密度、不同年龄树木枝条的空间分布模式相似;3)一级枝条的水平分布服从均匀分布;4)单株叶量的分布趋势呈近似正态分布,在相对着枝深度(RDINC)为0.6左右达到最大值,而累积着叶量随着枝深度(DINC)的增加而增大,在冠底达到最大值;5)以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了基于枝条和林木变量的树冠形状模型,模型包括:一级枝条的基径、枝长、着枝角度、弦长及树冠半径的预测模型。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说明文中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预估樟子松人工的树冠形状;6)樟子松人工林枝条丢失年轮数随着总着枝深度的增加而增多,有87.6%的枝条没有年轮丢失现象。 本文关于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与外部环境条件(林分条件和经营措施)的关系、叶量和枝量的构成和分布结构以及根据枝条属性、树木大小和林分条件构建的树冠形状预估模型,能够形象、直观的反映林分的空间结构、林木之间的竞争状况和林分密度等特征,为建立樟子松人工林可视化模型和集约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