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小兴安岭退化森林/沼泽地人工恢复效果综合评价
【6h】

大小兴安岭退化森林/沼泽地人工恢复效果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2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小兴安岭22年生人工兴安落叶松(Larixgemelinii)沼泽林的群落结构、生物量、蓄积量、植物多样性及其沿森林湿地过渡带环境梯度变化规律,并与天然沼泽森林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综合定量评价湿地人工造林恢复效果,以便为森林湿地经营管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森林湿地过渡带中环境梯度对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群落和天然沼泽林群落的结构、生物量、蓄积量、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经过22年的恢复,在过渡带环境梯度的各个地段上,人工落叶松沼泽林与天然沼泽林相比,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灌木已不能单独成层,灌木和草本盖度减少。年平均生物量的积累量和蓄积量在沿沼泽至森林方向的环境梯度上,人工落叶松沼泽林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天然沼泽林在大兴安岭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小兴安岭,不同类型间非常接近。大小兴安岭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生物量的年平均积累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分别为3.2649t·hm-2·a-1和4.1672t·hm-2·a-1。在过渡带上部,生物量的年平均积累量分别为相对应天然沼泽林的1.33-3.23倍之间,而下部生物量较低。过渡带中上部,大小兴安岭人工落叶松沼泽林蓄积量分别达到4.3497-6.9905m3·hm-2·a-1和4.1435-10.8194m3·hm-2·a-1,高于大小兴安岭天然沼泽林的平均值3.5627m3·hm-2·a-1和3.6184m3·hm-2·a-1,高于黑龙江省森林的年平均蓄积量;而在过渡带下部,蓄积量非常低。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物种丰富度指数普遍比天然沼泽林增多,a多样性指数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Shannon-winner指数和Jsw均匀度指数,大兴安岭林区人工落叶松沼泽林比天然沼泽森林平均下降0.4-0.5,小兴安岭平均下降0.2-0.4。大小兴安岭退化森林湿地,在过渡带下部造林,生长缓慢,很难成材;而在中上部造林,生长较快,投入产出比较大,经济效益较好。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的地下水位较天然沼泽林下降了10-25cm,泥炭层厚度减少了0-25cm;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最后根据上述结果对恢复效果做出了综合评价,对森林湿地的恢复和经营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