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h】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1.1.1 生态旅游国外发晨状况

1.1.2 生态旅游国内发展状况

1.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优点及研究进展

1.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研究进展

1.5 SEA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5.1 国外SEA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5.2 国内SEA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6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SEA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

2.1 指标体系的内涵

2.2 生态旅游SEA指标类型

2.2.1 按指标的物质一性分类

2.2.2 按指标的内涵分类

2.2.3 按指标的区域性分类

2.2.4 按指标的来源分类

2.2.5 按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分类

2.2.6 按指标的定量化程度分类

3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3.2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3 评价指标的筛选

3.4 评价指标的内涵界定、评价标准和获取途径

3.4.1 自然生态环境

3.4.2 人文社会环境

3.4.3 环境承载力

3.4.4 旅游资源环境

3.4.5 环境质量

3.5 权数的含义以及层析分析法(AHP)简介

3.5.1 权数的涵义

3.5.2 权数的确定方法

3.5.3 层次分析方法

3.6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3.6.1 确定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3.6.2 建立递阶层次

3.6.3 构成比较判断矩阵

3.6.4 层析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6.5 计算结果

3.7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指标赋值及评分标准的确定

4 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实例研究

4.1 牡丹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摘要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总体规划依据和原则

4.1.4 景点与游览线路规划

4.2 评价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生态旅游是全新而又充满时代特色的热门话题,当前众多专家及学者都投身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浪潮中,研究内容涉及生态旅游的定义、分类、研究进展、承载力分析及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形式和内容,是对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中。
  本文探讨了如何建立生态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由哪些指标来表征规划的环境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估目前规划的发展是否具有环境可持续性。
  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现状及战略环境评价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本着科学性、代表性和针对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参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生态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即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环境承载力—旅游资源环境—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指标、人文社会环境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旅游资源环境指标及环境质量指标等。以上每一层次的指标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级分指标,从而进行量化;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各分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记分方法;对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实例研究,得出了可行性的结论。
  本研究为生态旅游规划环境评价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同时论文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