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北国有林区振兴中大兴安岭精神的传承研究
【6h】

东北国有林区振兴中大兴安岭精神的传承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20世纪50—60年代,来自祖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祖国边陲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开山建林伟大事业,将茫茫林海建设成国家面积最大、天然林分布最大的森林区——东北国有林区,形成了可歌可泣的代表东北国有林区精神的大兴安岭精神、马永顺精神、长白山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国有林区却由于建国初期的过渡开采而面临着经济、资源、生态的“三危”困境。自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下发执行以来,东北国有林区的振兴问题,一直得到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五盟市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林区的振兴除了靠资金、政策等的扶持,还需要一种以“拼搏、创业、务实、奉献”为核心的精神作支撑,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这样的精神恰恰蕴涵在根植于东北林区沃土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之一的大兴安岭精神。这一精神资源应该在东北国有林区的振兴中发挥作用,得到弘扬与培育,使之内化为林区民众的优秀精神品质与生存准则。所以,研究大兴安岭精神在东北国有林区振兴中的价值、弘扬与传承的理论和实践有助于丰富民族精神传承的理论,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完善,有助于填补大兴安岭精神传承研究的空白;对于推进东北国有林区的振兴、东北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东北地区林业强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阐释了大兴安岭精神的基本内涵,即“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大兴安岭精神在东北国有林区振兴中所能发挥的导向、规范、凝聚、激励、辐射等巨大作用,并论证了在东北国有林区振兴中传承大兴安岭精神的必要性,即是东北国有林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分析了其可行性,即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的艰苦创业为大兴安岭精神的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兴安岭精神本身的与时俱进品质为其传承提供了保证,林区民众对家乡的热爱为大兴安岭精神的传承开辟了道路,林区人思想观念急需转变为大兴安岭精神的传承准备了土壤。第二,在阐释了大兴安岭精神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在研究中又对东北国有林区的不同样地进行了调研,调研以问卷与访谈方法为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总结了大兴安岭精神在东北国有林区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详尽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即东北国有林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对大兴安岭精神的教育,大众传媒缺乏对大兴安岭精神的宣传,社区文化缺乏对大兴安岭精神的渗透,学校教育缺乏对大兴安岭精神的教育。最后,结合东北国有林区振兴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提出了发挥大兴安岭精神动力价值及其使之得以传承的策略,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原则、坚持历史教育与精神弘扬相结合原则、坚持批判借鉴国内外精神传承经验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兴安岭精神传承的导向功能,提升大众媒体对大兴安岭精神传承的传播作用,构建社区文化对大兴安岭精神传承的价值引导机制,完善学校教育对大兴安岭精神传承的教育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