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京尼平交联大豆蛋白/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及透皮吸收
【6h】

京尼平交联大豆蛋白/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及透皮吸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水凝胶的研究现状

1.1.1 水凝胶概述

1.1.2 水凝胶的分类

1.1.3 水凝胶的应用

1.2 大豆蛋白概述

1.2.1 大豆蛋白成分

1.2.2 大豆蛋白的组成

1.2.3 大豆蛋白的分类

1.2.4 大豆蛋白的应用

1.3 壳聚糖概述

1.3.1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1.3.2 壳聚糖化学改性

1.3.3 壳聚糖的应用

1.4 辣椒碱概述

1.5 京尼平概述

1.6 京尼平交联大豆蛋白/壳聚糖的研究现状

1.7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2 京尼平交联大豆蛋白水凝胶/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的制备

2.1 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辣椒碱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2.2.2 辣椒碱水凝胶制备

2.2.3 辣椒碱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2.2.4 辣椒碱水凝胶参数测定

2.2.5 辣椒碱水凝胶制备的工艺优化

2.2.6 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碱水凝胶的制备工艺

2.2.7 验证实验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辣椒碱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2.3.2 辣椒碱水凝胶制备的工艺优化

2.3.3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

2.3.4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京尼平交联大豆蛋白/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的质量评价

3.1 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红外分析

3.2.2 扫描电镜分析

3.2.3 辣椒碱水凝胶载药量的测定

3.2.4 辣椒碱水凝胶释放度的测定

3.2.5 辣椒碱水凝胶初粘力的测定

3.2.6 辣椒碱水凝胶降解率的测定

3.2.7 初步稳定性研究

3.2.8 皮肤刺激性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分析

3.3.2 扫描电镜分析

3.3.3 辣椒碱水凝胶载药量的测定结果

3.3.4 辣椒碱水凝胶释放度的测定结果

3.3.5 辣椒碱水凝胶初粘力的测定结果

3.3.6 辣椒碱水凝胶降解率的测定

3.3.7 初步稳定性研究

3.3.8 皮肤刺激性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京尼平交联大豆蛋白/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的体外透皮吸收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辣椒碱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

4.2.2 精密度实验

4.2.3 方法回收率

4.2.4 稳定性实验

4.2.5 离体大鼠皮肤的制备

4.2.6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辣椒碱的检测

4.3.2 精密度和回收率

4.3.3 稳定性实验

4.3.4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大豆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辣椒碱水凝胶,并考察各因素对制备辣椒碱水凝胶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辣椒碱水凝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京尼平大豆蛋白/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作为辣椒碱的控释载体,进行大鼠皮肤刺激性研究和大鼠体外透皮研究,考察辣椒碱水凝胶的毒性以及辣椒碱的透皮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了辣椒碱的HPLC、LC-MS/MS检测条件。
  HPLC检测条件:检测波长为281 nm,流动相组成及比例为甲醇∶水=91∶9(v∶v),色谱柱是Kromasil C18(5μm,4.6 mm×250 m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25℃)。并绘制出了辣椒碱的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LC-MS/MS检测条件:液相条件:Kromasil 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9∶1(v/v)。质谱条件:扫描方式采用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MRM)离子源喷雾电压-4500 V,离子源雾化温度300℃,雾化气82.7 kPa。辣椒碱碎片分子量为137.3,辣椒碱去簇电压(DP)+70 V,碰撞电压(CE)+66 V,碰撞室射出电压(CXP)+10V,辣椒碱出峰时间为2.46 min,标准曲线方程为y=27.484x+27800(R2=0.9995),线性范围是50 ng~0.1 mg。然后分别对辣椒碱标准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上述指标都符合实验要求。
  2、通过对壳聚糖凝胶、大豆蛋白凝胶和京尼平交联大豆蛋白/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的比较,确定了辣椒碱水凝胶作为辣椒碱的载体;以载药量、释放度、初粘力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对制备辣椒碱水凝胶影响的考察,得出最优的单因素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单因素结果进行制胶工艺条件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1.5%壳聚糖溶液与1%大豆蛋白溶液体积比为2∶1,京尼平浓度为70 mmol/mL,交联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辣椒碱水凝胶最优,可作为辣椒碱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3、对辣椒碱水凝胶进行红外分析和电镜扫描,研究京尼平作为交联剂对大豆蛋白和壳聚糖的交联原理。然后对辣椒碱水凝胶载药量、释放度、初粘力、降解率等参数进行检测,测得的载药量、释放度、初粘力、24 h的降解率平均值分别为213μg/g、26.1h、0.7 kg、90%。最后在以上实验结论的基础上对制备好的辣椒碱水凝胶进行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所制得的辣椒碱水凝胶较稳定、对皮肤刺激性小或无刺激性。
  4、对经工艺优化的大豆蛋白/壳聚糖基辣椒碱水凝胶的大鼠体外透皮实验进行评价。通过实验得出辣椒碱水凝胶、辣椒碱软膏体外透皮Qn-t曲线方程分别为y=6.8828x+3.3191(R2=0.9321)、y=74.375x+20.123(R2=0.9258)。辣椒碱水凝胶、辣椒碱软膏累积渗透量Qn分别为141.15μg·cm-2、153.06μg·cm-2,稳态渗透速率Js分别为5.8812μg·cm-2·h-1、51.02μg·cm-2·h-1,滞留时间Tlag分别为0.48 h、0.27 h。两者累积渗透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辣椒碱软膏渗透速率远大于辣椒碱水凝胶的渗透速率,所以辣椒碱水凝胶透皮效果明显作用时间长,滞留时间长,药效更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