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江平原地区夏秋季白枕鹤行为研究
【6h】

三江平原地区夏秋季白枕鹤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行为学的研究

1.1.1 行为的研究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鹤类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鹤类研究现状

1.2.2 白枕鹤的生物学特征

1.2.3 研究现状

2 研究地概况

2.1 洪河湿地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动植物资源概况

2.2 七星河湿地概况

2.2.1 地理概况

2.2.2 动植物资源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采集

3.1.1 行为划分及其定义

3.1.2 数据统计方法

4 结果及分析

4.1 行为类型及比例分配

4.1.1 夏季行为类型及比例的分配

4.1.2 秋季行为类型及比例分配

4.1.3 夏秋季行为类型及比较

4.2 白枕鹤不同季节行为节律比较

4.2.1 夏秋季日平均觅食频次

4.2.2 夏秋季日平均觅食频次差异性检验

4.3 白枕鹤日行为变化

4.3.1 夏季白枕鹤每日行为时间变化

4.3.2 秋季白枕鹤每日行为时间变化

4.3.3 夏秋季白枕鹤日行为时间变化对比

4.4 天气变化对白枕鹤行为节律的影响

4.5 不同生境对白枕鹤行为的影响

4.5.1 夏季不同生境对白枕鹤行为的影响

4.5.2 秋季不同生境对白枕鹤行为的影响

4.6 夏季不同月份行为类型及比较

5 讨论

5.1 环境因子

5.2 人为干扰

5.3 取食行为

6 结论

7 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1年夏秋两季,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洪河自然保护区和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对白枕鹤夏秋两季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
  夏季观察共获得有效行为数据5760个,各行为依次为觅食行为2859次,占49.64%;行走1491次,占25.89%;静栖459次,占7.97%;警戒569次,占9.88%;理羽364次,占6.32%;其它行为18次,占0.31%。
  秋季观察共获得有效数据3600个。其中觅食1650次,占45.83%;行走910次,占25.28%;静栖590次,占16.39%;警戒220次,占6.11%;理羽200次,占5.56%;其它行为30次,占0.83%。
  将白枕鹤夏季觅食行为的觅食频次进行分析得到,夏季日累计平均觅食频次为34.78次。秋季日累计平均觅食次数为33.41次。
  分析了白枕鹤夏秋季每日各种行为分布曲线。发现白枕鹤的每日不同行为随时间变化存在着不同的高峰期。尤其以觅食行为高峰期存在的较为明显。夏季波峰为8:00和16:00,秋季波峰为8:00和15:20。
  将白枕鹤夏秋两季每日行为统计后以天气情况为标准分类得出白枕鹤天气晴朗是觅食、警戒行为较多,阴雨时觅食、警戒行为较少。天气晴好时,白枕鹤静栖行为相对较少,天气阴雨时,白枕鹤静栖行为相对较多。
  由于洪河自然保护区和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生境不同,白枕鹤在相同季节不同生境下不同行为比例不同。在洪河自然保护区苔草沼泽生境下,理羽和警戒行为相对较多,而在七星河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生境下,理羽和警戒行为相对较少。
  通过对三江平原夏秋季白枕鹤行为的观察,获得了白枕鹤夏秋季行为的基本情况。国内外关于白枕鹤夏秋季行为研究较少,本研究为白枕鹤保护及栖息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