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规划研究
【6h】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概念界定

2.1.1 历史文化名镇

2.1.2 永陵镇

2.2 相关理论

2.2.1 点轴开发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新城镇运动理论

2.2.4 风格性修复理论

2.2.5 传统古镇保护方法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历史城镇保护与规划

2.3.2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规划

2.4 本章小结

3 永陵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分析

3.1 永陵镇概况

3.1.1 区位规模

3.1.2 城镇人口

3.1.3 自然条件

3.1.4 社会经济

3.1.5 城镇史迹

3.2 永陵镇特色

3.2.1 历史遗迹

3.2.2 传统文化

3.3 永陵镇保护与建设现状

3.3.1 总体布局

3.3.2 公共空间

3.3.3 标志物与建筑物

3.3.4 自然环境

3.4 永陵历史文化名镇价值评析

3.4.1 历史价值

3.4.2 实体价值

3.4.3 社会价位

3.5 永陵镇保护与规划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永陵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规划研究

4.1 永陵镇保护与规划的理念

4.1.1 慢节奏

4.1.2 古风韵

4.1.3 崇自然

4.2 永陵镇保护与规划的原则

4.2.1 原真性

4.2.2 唯一性

4.2.3 舒适性

4.2.4 经济性

4.2.5 按城建镇

4.3 永陵镇历史特色的保护沿承

4.3.1 强化保护区域层次性

4.3.2 塑造良好镇域天际线

4.3.3 重点保护区域的保护

4.3.4 建筑形态的分类整治

4.3.5 生态环境要素的控制

4.3.6 传统文化的动态传承

4.4 永陵镇中心区的特色性规划

4.4.1 总体空间布局的构建

4.4.2 公共空间形态的延续

4.4.3 特色建筑符号的引用

4.4.4 多样独特景观的强化

4.4.5 基础设施的有序更新

4.5 永陵镇保护与规划对策

4.5.1 完善规划保护体系

4.5.2 建立特色产业支撑

4.5.3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4.5.4 打造宜游宜居胜地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永陵历史文化名镇拥有许多时间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地处我国的东北地区,在区位、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人文历史背景都与其他历史文化名镇有着较大的区别,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对永陵镇实施全面地保护与规划,既使得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又为自身的发展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当前伴随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永陵镇开始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设,由于对保护的错误理解、规划手段的缺乏、管理体制的不全面,使得其建设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历史文化名镇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系统的了解影响永陵镇的保护与规划的主、客观因素,进而对永陵镇进行相适应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规划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性和永陵历史文化名镇的特殊性入手阐述了研究的主要背景。通过对永陵历史文化名镇的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其区位规模、城镇人口、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城镇史迹及永陵镇特色等基础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对永陵镇的建设现状、保护内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明确永陵镇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适合于永陵镇保护与规划的理念与原则。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永陵镇的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沿承与城镇中心区的特色性规划,其中包括强化保护区域层次性、塑造良好镇域天际线、重点保护区域的保护、建筑形态的分类整治、生态环境要素的控制、传统文化的动态传承和中心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的构建、公共空间形态的延续、特色建筑符号的引用、多样独特景观的强化、基础设施的有序更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对策。达到整体有序地发展建设,希望对永陵镇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