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银行住房贷款减值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研究
【6h】

我国银行住房贷款减值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2.1.1 金融资产的定义

2.1.2 金融资产的分类

2.2 金融资产减值会计

2.2.1 金融资产减值

2.2.2 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

2.2.3 金融资产减值的计量

2.3 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种类

2.3.1 已发生损失模型

2.3.2 预期损失模型

2.3.3 其他减值模型

2.4 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悬崖效应和顺周期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现行减值制度顺周期性分析

3.1 我国银行对住房信贷资产风险的判断

3.2 我国银行贷款现行的减值制度

3.2.1 贷款五级分类法

3.2.2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3.2.3 贷款五级分类法与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对比分析

3.3 我国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顺周期性

3.4 本章小结

4 IASB和FASB关于不同阶段预期损失模型的分析

4.1 IASB和FASB首次提出预期损失模型

4.1.1 IASB首次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

4.1.2 FASB关于预期损失模型的最初观点

4.2 IASB和FASB联合提出“好账户”和“坏账户”法

4.2.1 “直线法”的内容及示例

4.2.2 “年金法”的内容及示例

4.2.3 “好账户”和“坏账户”法的评价

4.3 IASB和FASB联合提出“三组别法’’

4.3.1 “三组别法”的内容

4.3.2 “三组别法’’的分类及转移方法

4.3.3 “三组别法”的转回

4.3.4 “三组别法”计提减值的具体方法

4.3.5 “三组别法”的评价

4.4 FASB的最新减值模型——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4.5 MSB的最新减值模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4.6 针对FASB和IASB最新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

4.7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正式被引用

4.8 本章小结

5 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

5.1 IASB的最新减值模型示例——ECL模型

5.1.1 ECL模型——第一类资产

5.1.2 ECL模型——第二类资产

5.1.3 ECL模型——第三类资产

5.2 ECL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对比分析及评价

5.2.1 已发生损失模型对住房贷款计提减值

5.2.2 ECL模型更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经济实质

5.2.3 ECL模型缓解顺周期效应和悬崖效应

5.2.4 ECL模型存在的缺陷

5.3 CECL模型和ECL模型的联系与区别

5.3.1 FASB的最新减值模型示例——CECL模型

5.3.2 CECL模型和ECL模型的联系

5.3.3 CECL模型和ECL模型的区别

5.4 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5.4.1 促进银行审慎放贷

5.4.2 促进银行优化利率的确定以及合理定价

5.4.3 影响银行的损益情况

5.4.4 促进银行对不良贷款率的准确计量

5.4.5 影响银行的盈余管理空间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银行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建议

6.1 渐进式推进我国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6.2 完善住房贷款相关的基础信息

6.3 改善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和内部控制流程

6.4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6.5 提高对中长期贷款预期信用损失的准确判断

6.6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

6.7 降低模型的实施成本

6.8 提高会计人员能力

6.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资产现行的减值方法——已发生损失模型暴露出重大缺陷。已发生损失模型对减值损失迟延确认,导致主体的损益出现“悬崖效应”和“顺周期效应”,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因此IASB和FASB将减值作为重要议题,并提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代替现有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我国房地产市场并不稳定,蕴藏着金融风险,银行业应该提高对住房贷款风险的警惕。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路线,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我国实施已成为必然趋势。IASB和FASB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不断改进完善,预期损失模型的实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IASB和FASB自2009年首次提出预期损失模型后,陆续分别各自或者联合提出关于预期损失的改进模型,先后提出了未来现金流量法,“好账户”和“坏账户”法、“三组别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不同减值模型的原理及计算原则,并对不同的减值模型进行评价。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着重介绍了FASB和IASB在最新征求意见稿中分别提出的最新减值模型——“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以银行住房贷款为例,对两种减值模型的原理及计量原则进行详尽的介绍,并通过与已发生损失模型进行对比,可以显示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文章最后阐述了如果我国银行应用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应用预期损失模型我国银行将面临的挑战,针对实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从我国准则制定方面、银行外部环境以及银行内部三个角度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