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装箱用于保障性住宅的改造设计与研究
【6h】

集装箱用于保障性住宅的改造设计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范畴界定

1.3.1 集装箱建筑

1.3.2 低收入人口

1.3.3 保障性住房

1.4 研究重点与方法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集装箱建筑及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集装箱建筑的发展历程

2.2 国内外集装箱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2.1 国内集装箱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集装箱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2.2.3 国外集装箱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2.2.4 国外集装箱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2.3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3.1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研究现状

2.3.2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3 集装箱改造的本体研究

3.1 常用集装箱的基础构造

3.2 集装箱分类

3.3 集装箱适用于建筑改造的基本属性

3.3.1 统一的规格

3.3.2 节能环保性

3.2.3 性能突出、结构完整

3.4 集装箱箱体围护部分的改造

3.4.1 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

3.4.2 集装箱箱体围护部分改造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3.5 单箱体的结构加固

3.5.1 单箱体的支撑结构加固

3.5.2 单箱体的围护结构加固

3.6 集装箱箱体的门窗设计

3.6.1 住宅类建筑对于门窗设计的规范要求

3.6.2 PVC材料的塑钢门窗的构造方法

3.6.3 箱体开洞后的加固处理

3.7 本章小结

4 集装箱箱体组合策略探究与设计

4.1 箱体组合策略分析

4.1.1 箱体问组合策略

4.2 借助外部结构的箱体组合策略分析

4.2.1 借助外部结构形成大空间

4.2.2 利用外结构组成交通

4.2.3 利用外部结构承重

4.3 保障性住宅的箱体组合设计

4.3.1 住宅主体的组合设计

4.3.2 公共空间组合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集装箱用于保障性住宅改造的内环境设计

5.1 室内环境改造设计

5.1.1 室内空间改造

5.2 箱体内部照明与色彩设计

5.2.1 箱体内部照明设计

5.2.2 集装箱内部环境的色彩设计

5.2.3 箱体内部设计中材料的选择

5.3 集装箱改造保障性住宅的户型设计

5.3.1 《住宅设计规范》对于各使用空问最低标准的建议

5.3.2 保障性住房的适用人群的居住模式分析

5.3.3 以模块化组合的形式进行户型设计

5.4 交通流线设计

5.4.1 水平交通

5.4.2 以外接构件的形式搭建垂直交通

5.5 预研设计——以哈尔滨木材西街老楼改造项目为例

5.5.1 预研项目介绍

5.5.2 预研项目的环境分析

5.5.3 预研项目的改造目标

5.5.4 预研项目的改造设计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收入水平在日益增长。但由于受到地域、人口、资源及经济发展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国处于低收入水平的人口仍占有很大比重,低收入人口的居住问题则成为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必须面对的国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保障性的住房政策,但面对这部分人群需求人数的巨大,以及建设保障性住房仍需消耗大量的建筑资源及社会资源,政策落实起来困难重重。集装箱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体系,在建造效率、经济性等方面表现出了特有的优势。集装箱箱体作为这种建筑的主要构成材料,不仅容易获得,而且对废弃的集装箱进行改造,属于节能环保的废物再利用过程。通过对废弃的集装箱进行改造使之用于保障性住宅的建设中,既有效的降低了建筑成本,提高建造效率,且集装箱建筑具有可拆解并可在异地实现重建的特殊性能,这对于当建筑周边的环境或使用需求发生变化时,使得建筑物在功能上及城市规划和布局上具有可适应性调节的潜力。
  本文先从集装箱建筑的发展历程入手,调查和分析了集装箱建筑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在建筑领域中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的原因,以及其相对于传统砖混建筑具有那些性能和构造上的优势。再针对集装箱本体构造中所存在的性能劣势进行分析,针对这部分劣势问题进行的改造和完善的设计与探讨。其次,集装箱单体的改造研究完成后,对集装箱组合策略进行了探究。最后,结合低收入人口对于保障性住房的使用需求,进入到集装箱用于保障性住宅的改造的实际设计阶段,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并通过对保障性住房的适用人群及居住特点进行分析,设计出nCB的模块化户型组合方式。最后通过一个哈尔滨的预研性设计项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本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