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寡头空间竞争模型下“中间定价策略”的内生确定
【6h】

双寡头空间竞争模型下“中间定价策略”的内生确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一、文献回顾

(一)最原始的双寡头空间竞争模型——Hotelling模型

(二)引入价格竞争后的双寡头空间竞争模型

1、定价策略外生的情形

2、定价策略内生的情形

二、外生给定中间定价策略下的双寡头空间竞争模型

三、“中间定价策略”的内生确定

(一)模型设定

1、确定可操作的内生中间定价模型的研究框架

2、模型

(二)模型求解

1、价格竞争阶段

2、确定运输成本分担比例阶段

3、定位阶段

四、厂商对称定位条件下的博弈

(一)价格竞争阶段

(二)确定运输成本分担比例阶段

(三)定位阶段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从Hotelling(1929)的开创性著作问世以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空间竞争文献随之纷纷涌现。根据厂商的不同定价策略,这些空间竞争文献主要讨论两种类型的空间竞争模型:第一,出厂定价模型或购买模型,消费者支付全部的运输成本,厂商制定统一的出厂价格。第二,空间价格歧视模型或运输定价模型,又称运输模型,厂商制定含运费的歧视价格,名义上吸收全部的运输成本。学者们分别研究了厂商在某定价策略下或在可以选择定价策略时如何达到最佳空间竞争结果,博弈是否存在纯策略的均衡解。然而,除此之外现实中也不泛厂商和消费者共同分担运输成本的例子。比如,商业中心模式。一方面,零售商将商品运到购物中心,并自己承担由此引发的费用(运输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则需要自费(交通成本)移动到此中心以便挑拣并购买商品。也就是说,对介于两种“极端”定价策略——出厂定价和歧视定价——之间的一系列“中间”定价策略(运输成本由厂商和消费者共同分担的情形)下厂商的空间竞争问题没有得到学者们的相当注意,尤其在内生确定中间定价策略的研究方面情况更是如此。本文试图对中间定价策略的内生确定方面作一些简单的尝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