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ChiMYB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6h】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ChiMYB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野菊的研究进展

1.1.1野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2野菊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1.2植物MY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1.2.1 MYB转录因子的结构

1.2.2 MYB转录因子的进化

1.2.3 MYB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1.2.4 MYB基因的功能

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MYB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1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实验材料

2.1.2实验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2.1 MYB全长序列克隆

2.2.2 ChiMYB基因全长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本章小结

3 ChiMY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烟草

3.1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实验材料

3.1.2实验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转ChiMYB基因烟草的获得

3.3本章小结

4转ChiMYB基因对烟草表型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4.1材料与方法

4.1.1实验材料

4.1.2实验处理

4.1.3实验方法

4.2数据处理

4.3结果与分析

4.3.1转基因植株的形态分析

4.3.2转ChiMYB 基因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4.3.3转ChiMYB基因对烟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3.4转ChiMYB基因对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草本植物野菊的药物应用价值已具有几百年的历史记载,含消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成分。野菊花黄色,抗逆性强,易于繁殖,在园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因工程研究对改良观赏植物野菊的观赏及品质性状,培育优良的野菊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YB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物进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欲探究野菊MYB转录因子在其生长发育进程中的作用,通过转基因方法使ChiMYB在烟草中过量表达,来研究ChiMYB基因的调控潜能。本研究以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为实验材料,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特异性引物克隆野菊MYB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过表达植物载体,转化烟草;测定转ChiMYB基因烟草的表型和光合特性,初步探究了ChiMYB基因能够抑制光合通路上光合酶及光合色素基因表达,使相关酶及色素合成受阻,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即ChiMYB基因具有转录抑制因子的功能。以期更好的发挥野菊的多途径利用价值及改善野菊品质,同时也为野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1.以野菊实生苗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一个MYB类转录因子基因,将其命名为ChiMY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hiMYB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YB基因全长为1194bp,ORF为948bp,编码315个氨基酸;该基因所编码氨基酸序列属于SANT超家族,含SANT结构域,行使DNA结合结构域的功能,且分析结果显示ChiMYB基因可能具有转录抑制因子的功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野菊的ChiMYB与菊花和神农香菊的MYB同源性较高,次之是与菊科菜蓟的同源域蛋白同源性较高。
  2.在已获得野菊ChiMYB基因全长的基础上,构建克隆载体;利用双元表达载体pBI-121上的XbaI和SpeI两个酶切位点,双酶切构建pBI121-MYB植物表达载体;利用电转化法成功将pBI121-MYB重组质粒和pBI121空载体质粒导入农杆菌EHA105中;农杆菌介导法将ChiMYB基因和pBI121转入烟草植株体内,通过抗性筛选和抗性植株DNA的PCR检测,证明已成功过获得多个转ChiMYB基因和转pBI121空载体的阳性株系,共选出3个转ChiMYB基因株系和1个转pBI121株系。
  3.对转ChiMYB基因烟草与对照WT、EV进行外观及光合特性测定,初步探究ChiMYB基因功能。研究结果发现,转ChiMYB基因烟草与对照WT、EV相比,在表型及光合特性上有一系列变化:转ChiMYB基因烟草三个株系L1、L2、L3与WT、EV比较,叶片黄化,且叶面积显著下降,茎发生了横向弯曲,且萌蘖出侧芽;转基因烟草三个株系L1、L2、L3较WT、EV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表观量子效率显著下降;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显著,其平均值分别仅为WT和 EV的53.8%、46.5%、52.1%、49.1%和47.6%、46.1%、47.2%、48.5%,叶绿素a/b差异不显著;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只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显著下降,其平均值较WT和EV分别降低了23.8%和23.3%,光化学猝灭系数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初始荧光、最大荧光、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与WT和EV没有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