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某些进展
【6h】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某些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综 述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某些进展

一、发病机制

二、治疗

参考文献

缩略词索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在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目前其病因、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年来治疗方法无明显进展,疗效尚不满意.但随着对细胞因子、黏附因子的研究,尤其近年对核因子κ B(NF-κ B)及Toll样受体的研究,正逐步揭示IBD的发病机制并已为或将为开发新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IBD有着复杂的慢性炎症过程,近来研究表明其可能是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基因易感性宿主使之产生了免疫应答,三者在炎症的起始和持续发展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正常肠上皮细胞层与杯状细胞分泌的三叶性肽和粘多糖蛋白将大量的肠腔抗原与固有膜层的免疫细胞分隔开.但肠粘膜屏障的完整性可能由于关键基因分子决定簇突变而减弱,肠腔内菌群的代谢产物穿透肠粘膜屏障引发固有膜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抗原递呈细胞摄取肠腔抗原进行加工,并将一小段抗原片段连接到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而后再与T细胞受体相互作用,促使不同的CD4+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细胞激活后与巨噬细胞形成一个自身正反馈循环,使巨噬细胞除了生产IL-12,IL-18外,还产生一系列细胞子TNF、IL-1、IL-6.NF-κ B是在进化学上高度保守的一种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能与许多细胞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中的κ B转录序列位发生特异性结合,参与众多免疫炎症反应有关的转录调控以及细胞调亡、肿瘤细胞的粘附和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基因调控.Toll受体是先天免疫膜式识别的主要受体,现已克隆出人TLR家族成员共10个.通过病原识别模式分子激活先天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伤害,并向抗原呈递细胞发出信号,启动后天免疫.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多种细胞因子免疫网络中居重要地位.它可诱导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抗原Ⅱ在结肠上皮的的表达,促进胃肠细胞组织损害,协同干扰素(IFN-γ)改变肠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屏障特性,结合P75式P55受体,以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分泌和IL-8基因的表达,国外已应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IBD,其中对Infliximab研究较多,在一些临床研究中表明,对活动性克罗恩病(CD)无论单次注射的缓解率或重复注射维持缓解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且耐受良好.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采用益生菌治疗IBD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针对抗原刺激和免疫性炎症,前三类常用药物联合新型生物的治疗使疾病预后大为改观.展望未来,随着对IBD细胞和分子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有望从发病机制的源头采取阻断措施,以便在发病早期干预疾病,并针对发病机制的不同环节采取传统药物与新型治疗剂相结合的联合治疗方案;力求彻底控制发作,维持长期缓解,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彻底治愈疾病.

著录项

  • 作者

    崔静;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内科学(消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继昌;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74.02;
  •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发病机制; 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