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IPO股票发行价格形成机制
【6h】

中国IPO股票发行价格形成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郑重声明

引言

第一章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1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1.1 IPO短期收益率偏高问题的研究

1.1.2 IPO的长期弱势和热销市场现象

1.1.3国外IPO研究的启发与借鉴

1.2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2.1对我国IPO问题的制度研究

1.2.2关于我国IPO短期高收益率的研究

1.2.3对我国IPO是否存在异常表现的实证研究

1.2.4 IPO前后上市企业的运营绩效变化

1.2.5国内相关研究的分析与述评

第二章中国IPO股票发行价格形成机制

2.1我国IPO制度变迁分析

2.1.1中国IPO发行监管制度的变革

2.1.2 IPO发售定价制度的变迁与分析

2.2简单的IPO股票发行价格定价模型

2.2.1用贴现现金流法(DCF)评估股票价值

2.2.2关于股票估值模型的思考

2.3影响IPO股票发行价格的关键因素

2.3.1 IPO的故意折价理论

2.3.2 IPO高初始收益率的二级市场解释

2.3.3思考分析

2.4中国IPO市场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

2.4.1 2004年底之前的市场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

2.4.2 2004年之后的市场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对国际上IPO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整理后,找出影响IPO股票发行价格的关键因素,并应用于解释中国的股票发行市场,对比差异、分析共性,确定在现实的证券市场环境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通过改革前后我国新股发行价格过程的实证和对比分析,认为一级市场制度改革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次改革简单割裂了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没有解决股票发行市场参与主体关系扭曲以及二级市场非合理定价等根本性问题的情况下,就试图在一个不完全的市场中推行局部的和形式上的市场化机制,最终必然落入“准市场化”的困境——结果偏离、制度失效,仅具有市场化的形式而缺乏市场化的实质。  要全面的看待股票发行价格形成机制,发行价格的形成是发行人、投资者、承销机构以及监管部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包括承销、发行、上市以及后续交易的连续过程。由监管机构确定的运行环境、参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的效用是决定IPO股票发行价格的关键。  首次发行新股(IPOs)的“高名义回报、低实际收益、低风险约束、巨额冻结资金、高换手率”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大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虽然市场化制度变迁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一级市场的运行效率,但随着股权分置方案试点、保荐机构、询价制等一系列重要制度的实施,中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股票发行市场的运行格局。

著录项

  • 作者

    王晓刚;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耿志民;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IPO股票; 发行价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