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异类神经元及盆神经节内突触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6h】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异类神经元及盆神经节内突触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实验一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异类神经元的产生与定位

实验二异类神经元与盆神经节内节后神经元建立突触的形态学研究

实验三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术后盆神经节内新生突触的电镜研究

突触蛋白Ⅰ: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标志物

缩略词

致谢

展开▼

摘要

脊髓损伤(< SCI)导致的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大多数SCI患者都因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功能失控,丧失自立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极差,排尿障碍更直接威胁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既往的一些治疗方法如间歇导尿、选择性能神经根切断、骸神经前根电刺激等疗效均不理想.肖传国教授于1990年提出设想: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废用神经,建立人工体神经一内脏神经反射弧,形成一种新的经体表皮肤控制的神经反射路径以实现膀肤的可控性排尿。经过长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证实了该理论及新型术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后来肖教授又将此反射弧理论应用于大小便功能障碍的先天性脊柱裂(SB)脊膜膨出病人,亦取得明显疗效。人工体神经一内脏神经反射弧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肤开辟了新方向,多项研究已基本阐明了人工体神经一内脏神经反射弧的作用机制,但“异类神经元”的再生以及新生的“异类神经元”的轴突是否能够随着既往内脏神经路径与副交感神经节(盆神经节)建立新的突触连接,目前还缺乏形态学证据。本研究旨在研究术后大鼠能否产生“异类神经元”及突触,从而提供形态学依据,为进一步阐述人工体神经一内脏神经反射弧提理论打下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