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SAH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内科保守治疗SAH愈后较差'/> 腰池连续引流结合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单纯脑脊液置换疗效对比分析研究-硕士-中文学位【掌桥科研】
首页> 中文学位 >腰池连续引流结合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单纯脑脊液置换疗效对比分析研究
【6h】

腰池连续引流结合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单纯脑脊液置换疗效对比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在读期间主要的学术成就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致死、致残率高,除了急性期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脑积水、高颅压等早期病理因素外,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essels spasm,DCVS)是SAH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可高达30%-60%<'[1]>,是SAH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内科保守治疗SAH愈后较差,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能加快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速度,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致残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此方法引流脑脊液的数量有限,且反复腰穿易造成病人紧张。腰池置管脑脊液连续外引流术遵循脑脊液循环的生理机制,每天引流脑脊液量大,积血的清除速度快,联合椎管注入尿激酶(Urokinase,UK)及地塞米松可最大限度的溶解积血,降低颅内压及减少血性脑脊液的刺激,能更有效的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国内外仅有少量报道<'[2,3,4]>。本文以单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为对照,研究脑脊液连续引流结合椎管内注入UK及地塞米松对SAH的治疗作用,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观察脑脊液连续引流结合椎管内注入UK及地塞米松治疗(联合治疗组)对DCVS的预防作用,为临床上采取更有效的治疗SAH和预防DCVS的方法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致2006年6月入院的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SAH诊断标准<'[5]>的SAH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脑脊液置换组和联合治疗组。 患者入院后均作Hunt分级,常规应用脱水剂、止血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在无腰穿禁忌症的情况下,脑脊液置换术组:常规腰穿,分次放出脑脊液20mI,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置换,入院前4d每日脑脊液置换一次,以后改为隔天一次或三天一次。联合治疗组于入院后4~6 h内应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测初压后,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控制引流速度为每24 h引流150~300ml,以后的3天内,每引流24h椎管内注射尿激酶(UK)2万U,12h后椎管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每次注药后闭管2h。两组均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积血消失或脑脊液变清亮、压力正常为结束脑脊液置换和引流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头痛缓解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并于引流后第1、2、4、7、10、15 d作CT检查记录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所有患者手术后每天应用TCD探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速度(流速>140cm/s视为存在血管痉挛)发现血管痉挛的病例,比较两组DCVS的发生率。 结果:共收集SAH患者74人,脑脊液置换术组35例,联合治疗组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Hunt分级两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在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正常时间、脑脊液常规、生化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清醒时间、DCVS的发生率等方面均少于脑脊液置换术组(p<0.05)。 结论:1.腰池连续引流联合椎管注入尿激酶(UK)和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安全,临床综合效果优于常规脑脊液置换法,DCVS发生率低。2.脑脊液连续引流联合椎管内注入尿激酶和地塞米松治疗SAH的方法,简单易操作,治疗效果好,适合临床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