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ng-1、Ang-2、VEGF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6h】

Ang-1、Ang-2、VEGF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血管生成素与肿瘤性血管生成

缩略词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鳞癌多见。虽然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手段的增多,喉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改善,喉功能的保留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5年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有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因此目前临床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规律及基因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癌基因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在肿瘤的形成、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目前有关血管生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系统,近来发现另一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家族系统,即血管生成因子(也称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及其受体系统也受到重视。 Ang家族是新近发现的蛋白分子家族,也是唯一含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的血管生成因子家族。目前己知的.Ang家族有Ang-1,2,3,4。研究较多的是Ang-1,2。Ang主要在胚胎发育期表达,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成年后除女性生殖系统较高表达外,其他组织呈低表达,Ang的生理作用为维持成熟血管的完整性,并参与生理性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修复的血管新生,近年来发现其在肿瘤血管新生中起到重要作用。且Ang家族和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新近发现的促血管生成素(Ang-2)是一种分泌蛋白,其通过加强和诱发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参与肿瘤血管新生,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国内外尚未有Ang及VEGF在喉鳞癌中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目前,IMVD已成为一个评价肿瘤血管形成的金指标,但关于头颈鳞癌的瘤内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IMVD)是否与预后相关,还有一定争议,这可能是由于所用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的不同,组织预处理方法的不同,或与非标准化的微血管计数方法有关。Von Willebrand因子、CD31和CD34是所有血管内皮细胞的标记物,而CD105不同于以上标记物,其抗体优先结合于激活的内皮细胞和正在参与血管形成的内皮细胞。为了进一步探讨头颈鳞癌IMVD与预后的关系,我们应用CD105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57例喉癌的IMVD,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 二材料与方法 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喉鳞癌标本57例、7例癌旁正常组织及9例息肉组织中的.Ang-1,2、VEGF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并结合喉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Ang-1,2在喉鳞癌细胞、正常喉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胞浆。 2.Ang-1,2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85﹪和62.3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息肉组织(P<0.05),但在后两者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3.CD105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息肉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CD105阳性染色(棕黄色)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并且在癌巢边缘的MVD强于中央,但大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中未见表达。 4.CD105标记的IMVD在T3~T4期喉鳞癌组织中显著高于T1~T2期喉鳞癌组织(P<0.05)。CD105标记的:IMVD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淋巴结转移组CD105标记的IMVD值高于非转移组,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低分化组CD105标记的IMVD值高于高分化组,差别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 5.VEGF表达于喉鳞癌组织中,癌细胞核及浆均有染色,表达率为73.68﹪,在癌旁正常组织、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57﹪、33.33﹪。在喉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息肉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癌旁正常组织、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喉鳞癌患者淋巴有无转移、病理分级、T分级及临床分期组中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6.Ang-1表达在喉鳞癌病理分级、T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晚期组表达增高(P<0.05)。Ang-2表达在T分期、临床分期组中差异有显著性,晚期组较早期组表达高(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也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病理分级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Ang-1,2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 7.喉鳞癌组织Ang-2和VEGF表达阳性的MVD值明显高7:Ang-2表达阴性的MVD值(6.7053±0.6900 VS 5.9900±1.3386,6.7379±0.6805 VS 5.7153±1.4142,P=0.031,0.046均小于0.05)。而Ang-1表达阳性的MVD值与Ang-1表达阴性的MVD值(6.7106±0.8343 VS 6.4195±0.9938,P=0.286>0.05)无显著性差异。 8.Ang-1和Ang-2表达同时阳性组肿瘤组织中IMVD值(6.6175±0.4832)显著高于Ang-1阳性Ang-2阴性组的IMVD值(4.8627±0.5595)和Ang-1,2均为阴性组的IMVD值(6.0390±0.2465)(P=0.000,0.003均小于0.05),但与Ang-2阳性Ang-1阴性组IMVD值(6.8938±0.6626)差别无显著性(P=0.171>0.05),且均值小于该组。 9.在联合表达状态 Ang-2和VEGF同时为阳性的肿瘤组织IMVD均值最高为(6.7748±0.7184),显著高于Ang-2阳性VEGF阴性组(6.4014±0.1280)、Ang-2阴性VEGF阳性组(5.2238±0.1610)、Ang-2和VEGF同时阴性组(4.5662±0.4196)(P=0.008,0.000,0.000均小于0.05)。 四结论 1.Ang-1,Ang-2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可能Ang-1,2参与了喉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2.Ang-2的表达与喉鳞癌的浸润范围、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并随浸润范围的扩大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提示Ang-2的异常表达可能对喉鳞癌的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喉鳞癌预后的预测因子。 3.CD105标志的IVMD与喉鳞癌的浸润范围、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并随浸润范围的扩大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提示CD105也可以作为喉鳞癌预后的预测因子。 4.Ang-2和VEGF的表达与IVMD有明显相关性,Ang-2和VEGF的表达阳性的IVMD明显增高。提示Ang-2和VEGF均参与了喉鳞癌微血管生成,可能对于喉鳞癌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 5.Ang-2与VEGF同时表达阳性的IVMD高于其他Ang-2、VEGF联合表达状态的WMD,提示Ang-2与VEGF的表达在血管生成过程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血管的生成。 6.Ang-2与VEGF可能是通过促进喉鳞癌内血管生成而影响喉鳞癌的浸润和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