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6h】

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1.2.2 中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

1.4 相关概念的涵义和界定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轿车工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2.1 国际轿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1 国际轿车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2.1.2 世界轿车工业发展趋势

2.2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历程回顾

2.2.1 轿车工业创建阶段(1958-1983)

2.2.2 轿车工业形成阶段(1984-1997)

2.2.3 轿车工业全面发展阶段(1998-2003)

2.2.4 轿车工业高速增长阶段(2004年以后)

第三章 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实证分析

3.1 中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评价指标

3.1.1 市场结构及其评价指标

3.1.2 市场行为及其评价指标

3.1.3 市场绩效及其评价指标

3.2 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3.2.1 市场集中度

3.2.2 产品差异化程度

3.2.3 规模经济

3.2.4 进入退出壁垒

3.2.5 纵向一体化程度

3.3 市场行为实证分析

3.3.1 价格行为

3.3.2 广告行为

3.3.3 并购重组行为

3.4 市场绩效实证分析

3.4.1 生产的相对效率

3.4.2 产业的利润水平

3.4.3 产业的技术进步

3.5 产业组织分析小结

第四章 中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的对策分析

4.1 继续推动轿车工业并购重组,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4.2 制止地方保护主义,继续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竞争

4.3 健全节能减排鼓励政策,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

4.4 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战略,促进产业基础研究

第五章 基本结论和研究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汽车工业的关联度极高,产业链很长,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体现。中国的轿车产量早就占到了汽车产量的一半以上,且汽车工业引进的技术和研发投资也主要被用于轿车工业。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和轿车市场的开放,我国轿车工业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速度。轿车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相对于21世纪初的时候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前人的研究中,基本上都是运用SCP范式对我国某一时期的轿车工业产业组织的若干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数据比较老,不能反映出当前轿车工业的新变化,且对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的综合性的分析较少。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轿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作全面的分析。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了世界轿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尝试性的把我国轿车工业分为了四个阶段,即创建阶段、形成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高速增长阶段。接下来根据中国轿车工业的特点,依次对轿车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细致的实证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提炼归纳。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轿车工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有所提高,出现了“U”形反转,纵向一体化程度已经减弱,政府指导下的并购重组活跃,产业的利润率水平在逐渐回归正常。但在分析中也发现,我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经济性比较差,自主品牌遇到技术瓶颈,小排量车在政策鼓励下,反而连年销量下滑等问题。本文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如对小排量车实行税费减免,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战略,促进产业基础研究等等。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国内最新的数据,用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并得出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