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粘着斑激酶及肝癌缺失基因-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6h】

粘着斑激酶及肝癌缺失基因-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词表

粘着斑激酶及肝癌缺失基因一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粘着斑激酶与卵巢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1 FAK的结构与功能

2 FAK信号传导通路

3 FAK的生物学功能

4 FAK与卵巢癌

5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已属晚期,至今仍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因此在临床上寻找高效安全的治疗靶点和途径,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仍是目前卵巢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属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位于神经肽、整合素和癌基因作用的聚合点,FA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FAK在不同来源的肿瘤中表达增高或活性增强,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cancer-1,DLC-1),是重要的肿瘤抑癌基因,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呈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作用。从而在早期发现、早期预测卵巢癌的复发转移及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了22例正常卵巢组织及6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FAK和DLC-1的蛋白表达情况;12例正常卵巢组织及3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FAK和DLC-1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FAK与DLC-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期望为FAK、DLC-1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材料与方法
   1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包括3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12例正常卵巢组织取自因子宫肌瘤而同时行卵巢切除的患者。同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6-2007年妇科手术存档蜡块40例,其中3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来源于因子宫肌瘤而同时行卵巢切除的患者。
   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正常卵巢组织及6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FAK和DLC-1蛋白的表达情况。
   3 RT-PCR技术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及3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FAK和DLC-1mRNA的表达情况。
   4分析FAK和DLC-1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FISH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1 FAK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和32.0%,卵巢上皮性癌中FAK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和100%,卵巢上皮性癌中DLC-1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卵巢上皮性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FAK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0.33和0.24±0.15,卵巢上皮性癌中的FAK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DLC-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11和0.68±0.17,卵巢上皮性癌中DLC-1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FAK蛋白在高中和低分化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0.9%和89.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5.8%和68.4%,有腹水者和无腹水者中FAK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89.1%和50.0%,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蛋白在Ⅰ-Ⅱ和Ⅲ-Ⅳ期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5.0%和45.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3%和68.4%,有腹水者和无腹水者中DLC-1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6.1%和62.5%,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FAKmRNA在高中低分化卵巢上皮性癌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0.24、0.79±0.38和0.90±0.29,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量为0.94±0.22和0.71±0.38,有腹水者和无腹水者中FAK的表达量分别为0.90±0.32和0.62±0.30,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mRNA在Ⅰ-Ⅱ和Ⅲ-Ⅳ期卵巢上皮性癌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0.02和0.26±0.1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量为0.26±0.18和0.36±0.07,有腹水者和无腹水者中FAK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05和0.33±0.11,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卵巢癌组织中FAK与DLC-1mRNA之间及FAK与DLC-1蛋白表达之间均呈负相关性(r=-0.397,P=0.025;r=-3.08,P=0.015)。
   结论:
   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FAK过表达及DLC-1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提示FAK和DLC-1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2 FAKmRNA及其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DLC-1mRNA及其蛋白的低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FAK和DLC-1可作为评价卵巢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指标,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