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
【6h】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汇表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由病毒、酒精、药物、免疫紊乱等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脏病变,是一种持续进展的不可逆的肝脏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肝肺综合症、原发性肝癌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最终出现肝功能衰竭。临床上常给予保肝、降酶、退黄、输注白蛋白、血浆等综合治疗,疗效欠佳。原位肝移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但由于肝脏供体的紧缺、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围手术期风险、高昂的医疗费以及道德伦理等条件的制约,难以使更多的患者受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需要找出一条有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新途径。经过近年来骨髓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动物模型实验及少量的临床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已取得一些进展。本研究为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安全性,为进一步的治疗肝硬化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材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23例患者,肝功能Child-Pugh(CP)B级,经腹部彩超、电子食管胃十二肠镜、腹部CT等检查,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诊断明确,且未发现肝癌存在,符合2000年修定的《病毒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其中女性4例,男性19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2.20±12.21岁。在无菌条件下抽取骨髓80~9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备成单个核细胞悬液40ml,细胞浓度为(1.89~18.0)×1010/L,经肝动脉缓慢泵入肝脏。检测术后4周、8周、12周肝功能、血脂、凝血功能及血常规并与术前比较,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1.肝功能检测示:术后4周、8周、12周与术前比较: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术后4周持续升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无显著差异(P>0.05)。
   2.血脂检测示:术后4周、8周、12周与术前比较血脂逐渐升高: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术后4周持续升高并有显著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术后4周持续升高,术后8周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甘油三酯(TG)术后4周持续升高,术后12周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
   3.凝血功能检测示: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4周持续缩短,术后8周有显著差异(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无显著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FIB)术后4周持续升高,术后12周有显著差异(P<0.05)。
   4.血常规检测示:术后4周、8周、12周与术前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术后4周持续升高并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术后4周持续升高,术后8周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
   5.移植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食欲、精神、腹胀、乏力)及体征(腹水、下肢水肿)有明显改善。
   结论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可以升高白蛋白,改善脂代谢,改善凝血功能,升高血细胞。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