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地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6h】

我国地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依据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框架结构

1.5 创新点及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2 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2.1 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成因

2.1.1 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特点

2.1.2 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

2.2 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2.2.1 群体性突发事件对政府管理的挑战

2.2.2 政府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3 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3.1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法律及规定

3.2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制

3.3 我国城市典型应急管理模式

3.3.1 整合条块强化属地的北京模式

3.3.2 多元协调综合管理的上海模式

3.3.3 社会应急联动的南宁模式

4 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权威信息“失语”虚假信息泛滥

4.1.2 处置不及时致使事态扩大

4.1.3 处理方式不得当依赖强力

4.2 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成因

4.2.1 思想观念陈腐,缺乏危机意识

4.2.2 关于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法律有待细化

4.2.3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应急体系尚未建立

4.2.4 基层组织依赖政府,未能缓冲矛盾

5 完善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5.1 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5.1.1 树立正确的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观念

5.1.2 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

5.2 构建有效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5.2.1 明确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主体协调各相关部门

5.2.2 建立科学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5.2.3 形成有效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方法

5.3 构建合理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沟通平台

5.3.1 与公众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

5.3.2 正确引导大众传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对地方政府在城市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建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提升现代政府效能、保证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应急管理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并按照该法律建立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一些大城市也相继建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应急管理模式。但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权威信息“失语”虚假信息泛滥、处置不及时致使事态扩大和处理方式不得当依赖强力。造成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观念来看,地方官员固守传统管理观念,缺乏危机意识;从制度建设角度来看,我国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缺失,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相关的预防、预警处置机制尚未完善;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静态管理模式僵化了社会的活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没有起到化解群众利益矛盾的作用。
   加强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建设刻不容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提高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包括树立正确的危机观念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其次,建立有效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包括明确管理主体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科学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形成有效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方法;最后,构建合理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沟通平台,包括与公众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和正确引导大众传媒两个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