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核模型下超重核生成截面的研究
【6h】

双核模型下超重核生成截面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清单

1 引言

1.1 原子核稳定性的理论预言

1.2 超重核实验研究的历史背景

1.3 全熔合反应的理论模型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双核模型

2.1 双核模型的基本框架

2.2 碰撞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势

2.2.1 突然近似和绝热近似

2.2.2 超重核合成反应的入射道势

2.2.3 入射道势的计算结果

3 超重核形成的各阶段描述

3.1 俘获截面

3.1.1 几组弹靶系统俘获截面的计算结果

3.2 熔合与准裂变的竞争

3.2.1 描述核子转移的驱动势

3.2.2 影响驱动势的因素

3.2.3 碰撞系统的相互作用时间

3.2.4 熔合几率的数值结果

3.2.5 影响熔合几率因素研究

3.3 复合核的存活几率

3.3.1 存活几率的计算结果

4 超重核117的生成截面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方程的推导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超重核的合成研究是核物理快速发展昀分支之一。近些年来,实验和理论都取得了的很大的进展。截止到目前,实验上已经合成到118号元素,除超重核117之外,共有16种超重核先后被合成。实验上超重核合成的截面低(通常低于1nb),寿命短(通常低于1s),因此,在理论上为实验寻找具有更大生成截面的最佳反应系统和入射能显的非常必要。本文根据双核模型的基本思想,在超重核的形成过程中,采用数值求解主方程的办法得到熔合几率,求解中考虑了准裂变率的影响,不对驱动势做任何近似,研究了形变、相对取向、动能弛豫时间、角动量弛豫时间和动力学形变的弛豫时间对熔合几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同一个系统,腰对腰碰撞给出的驱动势比头对头的要大,相应的熔合几率较大,此构形有利于系统熔合。动力学形变的弛豫时间对熔合几率有重要影响,而相对角动量弛豫时间几乎没影响。俘获截面和复合核的存活几率分别由半经验昀耦合道模型和统计蒸发模型给出。最后计算了生成超重核117系统的蒸发剩余激发函数,预言热熔合反应系统45Sc+248Cm和48Ca+247-249Bk是合成超重核117的最佳弹靶组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