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退变性颈椎不稳中Facet关节和椎间盘的退变现象分析
【6h】

退变性颈椎不稳中Facet关节和椎间盘的退变现象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附图

4 附表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颈椎相邻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Facet关节和韧带组织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基本功能单位,其中任意一个结构发生了病理改变,都会影响到颈椎整体稳定性,引起退变性颈椎不稳。
   本文通过对颈椎Facet关节和椎间盘退变现象的观察,分析二者在退变性颈椎不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退变性颈椎不稳提供资料依据。
   方法:
   选择门诊或病房病例共计66名,男32例,女34例,年龄范围16-80岁,平均年龄49.6岁。纳入标准:a.拍摄有颈椎正位或过伸过屈侧位X片,颈椎MRI和CT。b.排除那些伴有急性颈椎损伤,炎症,肿瘤骨转移,颈椎先天畸形以及有颈椎手术史等情况的病例。颈椎不稳组:共21例,男11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1-80岁,平均年龄50.6岁;正常对照组:45例,男21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16-79岁,平均年龄49.2岁。颈椎不稳分类:矢状位滑移不稳,矢状位倾斜不稳和轴位旋转不稳。在颈椎CT轴位片上测量C3-C7两侧Facet关节矢状倾角。在颈椎CT和MRITh2像上,分别将Facet关节退变和椎间盘退变分级。以上操作由三名资深医师采用双盲法应用专业测量软件Adobe Photoshop测量。将两组各节段Facet关节矢状倾角平均值比较分析。将各级Facet关节和椎间盘退变等级在伴或不伴三种节段不稳的分布情况作对比。数据处理用SPSS软件包分析。
   结果:
   1.相同节段的Facet关节角比较,在C4,C5节段,颈椎不稳组平均值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颈椎矢状面不稳易发生于C3-4节段,而轴位旋转不稳最易发生于C5和C6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随着颈Facet关节退变程度的加重,矢状位滑移不稳和轴位旋转不稳的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倾斜不稳在伴有轻度Facet关节退变的阶段中分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在第3级Facet关节退变等级中发现有矢状位滑移不稳和矢状倾斜不稳的病例,未在第2级Facet关节退变等级中发现有矢状位滑移不稳和轴位旋转不稳的病例。颈椎不稳在伴有重度椎间盘退变的节段中分布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Facet关节角矢状化对颈椎不稳的发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矢状面上的不稳。
   2.颈椎不稳在伴有轻度Facet关节退变的节段发生率很高,随着退变级别的加重,不稳发生率降低,这与Facet关节退变,稳定性重建有关。
   3.颈椎间盘退变使颈椎轴向高度丢失,但随着退变级别的演变,在颈椎不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不明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