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氟尿嘧啶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
【6h】

5-氟尿嘧啶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磁靶向给药系统的组成

1.1.1 磁性材料

1.1.2 常用骨架材料

1.1.3 药物

1.2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1.2.1 球磨法

1.2.2 气相法

1.2.3 液相法

1.2.4 两相法

1.2.5 溶胶-凝胶法

1.2.6 高压水热法

1.3 磁性载药粒子的分类

1.3.1 磁性脂质体

1.3.2 磁性乳剂

1.3.3 磁性微球

1.3.4 磁性纳米粒

1.3.5 免疫磁性制剂

1.4 磁性载药粒子的制备

1.4.1 共沉淀法

1.4.2 乳化聚合法

1.4.3 反相蒸发法

1.4.4 复乳-溶剂挥发法

1.4.5 二步法

1.4.6 热熔法

1.4.7 包覆法

1.4.8 其他

1.5 给药方式

1.6 磁场的方式

1.6.1 永久性磁铁

1.6.2 电磁场

1.6.3 体内磁场

1.7 磁靶向给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研究

2.1 仪器和材料

2.1.1 仪器

2.1.2 材料

2.2 方法

2.2.1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Fe3O4

2.2.2 样品中Fe含量的测定

2.2.3 磁响应性的测定

2.2.4 粒径的测定

2.2.5 产物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初步确定反应条件

2.3.2 正交实验优化工艺

2.3.3 产品中Fe含量检测

2.3.4 粒径测定

2.3.5 XRD表征

2.3.6 SEM表征

2.4 小结

第三章 5-氟尿嘧啶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研究

3.1 仪器和材料

3.1.1 仪器

3.1.2 材料

3.2 方法

3.2.15-FU-MSLN的制备

3.2.2 含量测定方法

3.2.3 包封率测定方法

3.2.45-FU-MSLN微观形态观察

3.2.5 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3.2.6 粘度的测定

3.2.7 体外磁响应性

3.2.8 稳定性考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初步设计工艺条件

3.3.2 正交实验优化工艺

3.3.3 含量测定结果

3.3.4 包封率测定结果

3.3.55-FU-MSLN的微观形态观察

3.3.65-FU-MSLN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

3.3.7 粘度测定结果

3.3.8 体外磁响应性测定结果

3.3.9 稳定性考察

3.4 小结

第四章 5-FU-MSLN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的抑瘤作用研究

4.1 仪器和材料

4.1.1 仪器

4.1.2 试药

4.1.3 动物

4.1.4 瘤株

4.2 方法

4.2.1 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的建立

4.2.2 分组与给药

4.2.3 观察项目及方法

4.2.4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4.3.25-FU-MSLN对荷瘤小鼠瘤体积的影响

4.3.35-FU-MSLN对荷瘤小鼠的生长抑制作用

4.3.4 组织学观察

4.3.5 免疫组化检测

4.3.6 MVB的测定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磁靶向药物能有效减小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效,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磁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Fe3O4,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5-氟尿嘧啶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5-FU-MSLN),研究了5-FU-MSLN对H22肝癌实体瘤的抑瘤作用,期望5-FU浓集于肿瘤靶组织,定位释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1、磁性纳米Fe3O4的制备研究
   以FeCl3·6H2O、FeSO4·7H2O、氨水为原料,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Fe3O4。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制备条件(pH值、反应温度、铁盐浓度、Fe3+/Fe2+、陈化时间)对磁性纳米Fe3O4粒径、磁响应性、颜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较为理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过程中保持pH值在9~10之间,Fe3+浓度为0.2mol/L,Fe3+/Fe2+为1.25:1,表面活性剂为SDS,机械搅拌速率为1000r/min,反应温度为65℃,机械搅拌后超声分散30min,并在此温度下保温陈化3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磁性纳米Fe3O4呈黑色,粒径为15.72nm,在强度为1000Gauss的磁场下磁响应时间为48.67s。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产物的组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中铁和亚铁的比例为1.96:1,略小于2。通过SEM、XRD对制备的磁性纳米Fe3O4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磁性纳米Fe3O4呈球形,XRD图谱与Fe3O4标准衍射图谱一致。
   2、5-氟尿嘧啶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研究
   为提高5-氟尿嘧啶(5-FU)制剂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氢化大豆卵磷脂、泊洛沙姆为乳化剂,磁性纳米Fe3O4为磁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5-FU-MSLN。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制备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较佳的制备条件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含量为4.0%,药脂比为1/10,类脂比为1/10,磁性纳米Fe3O4用量为0.1%,乳化温度为55℃,乳化时间为1h,初乳400W超声分散30s,终乳200W超声分散60s。所制备的5-FU-MSLN粒径为81.49nm,PDI为0.151,Zeta电位为-25.28mV,包封率为58.35%。用透射电镜观察,5-FU-MSLN外观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在倒置的显微镜下观察,其体外磁响应性良好。5-FU-MSLN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有希望的静脉给药靶向制剂。
   3、5-FU-MSLN对H22肝癌实体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
   观察5-FU-MSLN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的抑瘤作用。昆明种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组,5-FU溶液组,5-FU-MSLN组(不加磁场),5-FU-MSLN组(加磁场)。尾静脉给药,连续7天。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生活状态,隔天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重和瘤体积。给药结束后,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小鼠,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瘤块做常规切片进行病理检查,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的VEGF、Ki-67、MVD。5-FU-MSLN组(加磁场)与其他各组相比,肿瘤生长缓慢,瘤重、VEGF、Ki-67、MVD检测结果与各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5-FU-MSLN组(加磁场)对肿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用生物相容性好的磁性纳米Fe3O4为磁体制备的5-FU-MSLN工艺稳定,满足用药需求,荷瘤鼠体内的药物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在肿瘤区定位释放,提高了疗效,有希望成为5-FU的新剂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