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寻找主体身份的原乡——论当代台湾小说的后殖民演绎
【6h】

寻找主体身份的原乡——论当代台湾小说的后殖民演绎

代理获取

摘要

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投降,台湾社会摆脱了日本几十年来的殖民统治。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开始走上正轨,当代台湾小说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台湾作家开始描述殖民地台湾凋敝的生存景象,反思被殖民时期台湾人所受的精神创伤。从主题、叙事角度、文学意象等可以看出这些文学作品所反应出来的殖民地人民在夹缝中反抗西方中心文化,艰难的自我确认的过程。
   殖民主义诞生于欧洲各国的全球扩张时期,随着欧洲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欧洲各国纷纷到海外寻找资源,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为了使殖民地人民心甘情愿地贡献,欧洲各国都打着“文明”的旗号,对殖民地人民进行规训。在日本殖民台湾的五十年间,台湾社会陷入一片困顿人民痛苦不堪。为了更好地满足日本国内发展所需的资源,日本人逼迫台湾入学日语,穿和服、吃日式饭菜,全岛推行“皇民化运动”,斩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在日据时期就有许多作家用文字来讨伐日本,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主要表现出一种抵抗的姿态;新殖民主义是指冷战以后,虽然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从殖民地撤离了,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停止殖民侵略,他们用更隐蔽、间接的手段,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也在全球经济大潮中分“一杯羹”,社会的急速发展,带来的是台湾人对日本、美国等强国的经济依附和情感的依赖,这时候就出现了一批批判这种新殖民主义现象的文学作品。后殖民主义则揭示出台湾在殖民时代文化身份认同的纠结。在台湾文学中,对于被殖民苦难的表现随处可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们并不满足于展示苦难,而是在小说中描写了台湾人对殖民者的集体无意识,用民族文化作为反抗的工具,以文学为载体,以求唤起人们反抗殖民压迫的决心。在这些作品中表现了近百年来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失根的漂泊感和身份认同的危机,作家们同样用主体叙述的重建来达成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
   后殖民理论在台湾的演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当代的台湾文学中展示了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殖民主义所造成的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物化,人们对于这种被殖民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于重建主体叙述的努力。重建被消减的历史文化是所有被殖民社会步入后殖民时代应做的,而当代台湾小说中正是展现了这种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