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与直肠超声引导无痛前列腺穿刺结果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6h】

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与直肠超声引导无痛前列腺穿刺结果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与直肠超声引导无痛前列腺穿刺结果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探讨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剧,前列腺癌发病迅速增加,其病因尚未查明,可能与遗传、环境、性激素等有关。前列腺癌早期阶段,病人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尿频、尿急;尿潴留;排尿烧灼感;尿流异常;血尿;尿痛;骨痛。前列腺癌晚期患者可能还带有以下一些复杂的情况:骨髓压抑症、骨瘤转移、副肿瘤综合症、疼痛等。在我国,由于地区和经济差异,对前列腺癌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所以老年患者发现前列腺癌的时机也是不同的。有些患者早期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按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诊治,可能会暂时改善一些症状,但实际已经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直肠指检;B超、同位素扫描、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X线检查、MRI检查、血清PSA测定、前列腺穿刺等。而前列腺穿刺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2]其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与经直肠超声引导无痛前列腺穿刺结果和有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106例2008年9月~2010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老年男性患者,其PSA均不同程度增高(>4ng/ml),平均年龄为68±7岁,对其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无痛前列腺12针系统首次穿刺。依据PSA水平高低将106名老年患者分为三组:A组(4ng/ml<PSA<10ng/ml,55例)、B组(10ng/ml≤PSA<20ng/ml,27例)和C组(PSA≥20ng/ml,24例)。同时为了观察静脉麻醉的效果,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尺(VAS0-10分)对穿刺后30分种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我们将患者分为两组:静脉麻醉组(84例)和对照组(22例),分组标准:①存在静脉全身麻醉禁忌症,包括心电图示频发室早、预激综合征、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以及近三月内有心绞痛或心梗发作,支气管哮喘、近期患感冒未愈有咳嗽咯痰和长期腹用抗抑郁药的患者;②神志不清或癫痫等不能配合穿刺的患者;③不愿接受静脉麻醉的患者。记录穿刺全过程所用时间、VAS评分、PSA密度(PSAD即血清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麻醉不良事件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平均穿刺时间5.9±2.0min,麻醉组:78例(93%)穿刺后无明显疼痛感,4例(4.8%)穿刺后轻度疼痛,2例(2.2%)穿刺后中度疼痛,无穿刺后重度疼痛患者,未发现一例麻醉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12例(54.5%)中度疼痛,7例(31.8%)穿刺后中度疼痛,3例(13.7%)穿刺后重度疼痛,无穿刺后无痛患者。
   106例患者共穿刺1272针,结果病理阳性164针,其中包括36例前列腺癌(Pca)、4例非典型增生、4例腺瘤样改变。A、B和C三组中前列腺癌(Pca)检出率分别为10.7%、33.4%和87.4%,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检出率分别为82.1%、59.2%和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PV)为(48±11cm3)和年龄(65±7岁)均显著低于B组(87±14cm3和73±5岁)。A、B和C三组中前列腺癌(Pca)的PSA密度(PSAD)明显增加,测得密度值分别为(0.18±0.05)ng/ml.cm3、(0.21±0.04)ng/ml.cm3和(0.49±0.04)ng/ml.cm3(P<0.05)。A组和B组中前列腺癌(Pca)患者的PSAD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但其前列腺体积(PV)却明显小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肉眼血尿、大便带血和发热发生率分别为55%、15%和5%。
   结论:
   静脉麻醉下经直肠超声引导无痛前列腺穿刺对于PSA增高的老年男性患者具有无痛、安全的优点。PSA水平分组与前列腺穿刺的病理结果密切相关,PSAD则是重要预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