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农村法律秩序的构建
【6h】

论农村法律秩序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选题理由与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农村法律秩序构建的重大意义及其发展的趋势

2.1 农村法律秩序构建的重大意义

2.2 农村法律秩序构建的趋势

3 农村法律秩序的现状及成因

3.1 农村法律秩序的历史沿革

3.2 农村法律秩序现状

3.2.1 当前我国农村的法律信仰状况堪忧

3.2.2 村民自治体制不合理,自治受阻

3.2.3 不完善的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机制,使农民的经济权利受到了损害

3.2.4 农民权利意识淡薄,权利救济措施不到位,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3.2.5 村民、干部法律意识缺乏,农村法治难行

3.3 农村法律秩序的成因

3.3.1 农民的法律意识与传统法律文化是农村法律秩序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3.2 有限的法律认知

3.3.3 农村法治的不健全导致农民对法治的信仰危机

3.3.4 农村经济的落后决定了成本计算的必然选择

3.3.5 农村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的影响、国家法在农村的局限性和乡土社会中民间法的兴盛

4 农村法律秩序的重构

4.1 加强农村法律信仰的培育

4.2 认真贯彻宪法精神,健全农村法治组织,梳理有关三农立法

4.3 寻求有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制度及民主决策制度,实现民主权利

4.4 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4.5 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理顺利益关系

4.6 还权于民,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4.7 健全村治法律监督制度,规范村治行为

4.8 完善农村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4.9 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制,建立农村特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以我国的国情来说,在短时间内无法建立健全所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老百姓的正常法律生活的要求,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原因,老百姓受传统的思想的影响在脑子中已经很深刻,我国有13亿人口,并且大部分都是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好坏决定着全国发展的好坏,农村法律秩序的好坏决定着农村法治建设的好坏,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农村的法律秩序的构建,农村法律秩序的构建成功就意味着全民族法律秩序构建的成功,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全力去构建我国农村的法律秩序,虽然,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并非短时间能完成,中国农村法律秩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是,我们能够集中全国的力量,尽全力去帮助农村,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个方面去完善农村,通过各界的支持来进行,通过各种手段来行动,让农村的法律秩序早日构建起来,造福农民,造福农村,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民族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要知法和学法,和谐社会的一个要求就是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和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国家树立法律的权威性,法律应当具有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的尊严,应当享有崇高的地位,广大人民群众应当树立法律的信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律的态度应当有所转变,要从消极守法转变到积极守法,群众作为法律的主体意识增强了,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就会顺利建设了,农村法律秩序的构建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整体建设,我们必须积极把握。
   要使农村真正实现法治,那么,就必须构建农村的法律秩序,由于我国自古就有着专制的传统,许多农民心中的封建思想牢固存在,所以民主建设举步维艰。在农村法律秩序的建设中,农村的情况很复杂,也很重要。主要表现在,农村的范围很大,涉及的面也很广,并且法律秩序的构建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封建社会的种种残余思想至今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法治观念。因此,加强农村法律秩序的构建是推进法治进程的必然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