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西他滨体内抗小鼠T细胞淋巴瘤生长作用及相关药敏机制研究
【6h】

吉西他滨体内抗小鼠T细胞淋巴瘤生长作用及相关药敏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词索引

前言

第一部分 吉西他滨抗体内小鼠T细胞淋巴瘤生长抑制作用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

结果

1 小鼠T淋巴瘤模型建立的情况及各组小鼠大体观察

2 荷瘤各组小鼠瘤重、肿瘤体积及抑瘤率

3 荷瘸小鼠各组生存期情况比较

4 肿瘤组织HE(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

第二部分 吉西他滨抗体内小鼠T细胞淋巴瘤相关药敏基因检测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 吉西他滨抗体内小鼠EL-4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2 吉西他滨相关药敏基因的检测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吉西他滨抗肿瘤治疗相关药敏基因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和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T细胞淋巴瘤(TCL)是一种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异质性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因类型而异。TCL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5%~15%,地域性差别较大。目前对于TCL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法。一直参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治疗,但疗效较差。尽快现在治疗策略的不断改善,诱导化疗的广泛应用仍没有明显改变总的生存率,TCL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因此需要寻求新的药物用于治疗。
  吉西他滨是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阻止细胞从合成前期向合成期进展。吉西他滨进入肿瘤细胞内被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吉西他滨磷酸盐,影响DNA合成和修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目前吉西他滨在淋巴瘤的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相关的临床实验也在增加,尤其是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但是由于不同个体间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亦大,使其治疗疗效差异较大。随着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的发展,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成为提高化疗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有关吉西他滨在淋巴瘤治疗中相关药敏基因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T细胞模型,给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观察其生存期并计算抑瘤率,了解其抗T细胞淋巴瘤生长抑制作用,并应用RT-PCR检测吉西他滨相关药敏基因的表达,为吉西他滨应用于临床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目的:
  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T细胞淋巴瘤模型,应用吉西他滨、阿霉素、长春新碱治疗小鼠T细胞淋巴瘤,观察吉西他滨抗体内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检测吉西他滨抗小鼠T细胞淋巴瘤的相关药敏基因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机制,为吉西他滨应用于T细胞淋巴瘤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依据。
  方法:
  1.选用C57BL/6小鼠建立小鼠T细胞淋巴瘤模型,并将60只小鼠随机分6组为:吉西他滨高剂量组240mg/Kg;吉西他滨中剂量组120mg/Kg;吉西他滨低剂量组60mg/Kg;阳性对照组ADM组5mg,/Kg;阳性对照组VCR组0.315mg/Kg;阴性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2ml只。均于小鼠接种后d8,d15,d22天腹腔注射给药。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体积和重量。并观察小鼠的生存期。留取肿瘤组织标本,制备HE染色瘤体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各实验组不瘤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2.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RRM1、RRM2、DCK、Caspase-3、Mcl-1、MDR-1、MRP-1等相关药敏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1.吉西他滨高、中、低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抗瘤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71.17%、51.21%、39.62%,平均瘤重为1.43、2.42、2.995g,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吉西他滨高、中、低剂量组的平均生存时间(24.917±0.156)天、(24.833±0.123天)、(24.267±0.088)天,明显长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荷瘤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吉西他滨处理组有较多的肿瘤坏死区以及凋亡细胞。
  4.Real-timePCR结果显示:吉西他滨各组RRM1均明显低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RRM2、Caspase-3、DCK均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Mcl-1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MDR-1、MRP-1吉西他滨各组与阳性对照组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MRP-1与阴性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通过建立小鼠T细胞淋巴瘤模型,从瘤体体积、抑瘤率、生存期观察各组药物抗肿瘤的作用,并通过肿瘤组织HE(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形态学,显示了吉西他滨对鼠T淋巴瘤细胞EL-4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效应。
  2.通过Real-timePCR检测相关药敏基因的表达,发现了吉西他滨抗肿瘤作用与RRM1的降低及其他相关药敏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