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效能分析
【6h】

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效能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地震预警的概述

1.2地震预警系统效能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安排

第二章 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台站布设方案及其台间距分析

2.1台间距定义

2.2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台间距与预警盲区半径的关系

2.3首都圈地震预警台站布设方案台间距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预警发布时间与预警盲区分析

3.1 均匀网格离散化虚拟震源方法

3.2 触发定量台站数所需时间和固定时间窗内触发台站数的统计分析

3.3 预警发布条件的设定

3.4 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预警发布时间及预警盲区半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历史地震的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效能评估

4.1 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分析首都圈各城市预警可用时间

4.2唐山大地震震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存在的问题与尚需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地震预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中国作为地震多发的国家近些年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在没有经历实际地震检验的前提条件下,对预警系统进行效能分析是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以中国首都圈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地震动传播理论,基于现有及计划建设的预警台站分布、地震预警系统延时分析、多条件预警发布方案假定,以预警台网平均台间距、触发定量台站数所需时间、固定时间窗内触发台站数、预警发布时间、预警盲区、预警可用时间等建立评价指标,对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进行效能分析,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将首都圈现有和计划建设的预警台站划分为4种布设方案,定义了平均台间距,对4种布设方案进行了平均台间距分析与比对,并依据盲区半径与台间距关系给出了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的最小台间距建议值。
  2.基于均匀网格离散化设置虚拟震源方法,统计了首都圈地区4种台站布设方案下自地震发生起触发1-10台的所需时间以及5秒、10秒、15秒、20秒触发的台站数目。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和首都圈预警台站布设方案设定了11种地震预警发布条件,得到了各预警发布条件下的预警发布时间分布和盲区半径分布。
  3.基于首都圈地区1970年以来196次大于4.0级的历史地震实例,计算了首都圈预警系统的预警发布时间,分析了首都圈各预警目标城市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和预警可用时间,并以唐山大地震为例研究了预警盲区大小和各预警目标城市的预警可用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