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原地区汉族人群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临床皮镜学特征
【6h】

中原地区汉族人群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临床皮镜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引言

研究材料和方法

1 研究材料

2 主要仪器来源

3 方法

结果

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

2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临床分析

3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皮肤镜表现分析

4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临床表现及皮肤镜学表现

讨论

1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

2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皮肤镜学表现

3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皮肤镜检查的意义

结论

附表(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色素痣的临床皮肤镜学及其与黑素瘤的关系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皮肤黑素细胞痣与黑素瘤分别是起源于黑素细胞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临床上根据痣为出生时就有或出生后发生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痣,部分面积较大的先天性色素痣有一定恶变几率,多积极治疗;获得性色素痣多良性,因其与黑素瘤发生有一定关系,当对其刺激或不当治疗后,可引起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有一定的恶变几率,美国研究报道黑素瘤患病率逐年增加,尽管皮肤黑素瘤在中国人口发病率很低,但黑素细胞痣确是常见病。黑素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皮肤肿瘤;黑素细胞痣可以是黑素瘤的前驱。早期黑素瘤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治愈。二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黑素瘤的早期诊断一直都是研究的前沿和重点。
  皮肤镜学是一种确切有效的用于黑素细胞肿瘤和非黑素细胞肿瘤、良性黑素细胞肿瘤和恶性黑素细胞诊断和鉴别诊断无创技术,比肉眼诊断具有更高的精度性和特异性。良性黑素细胞痣的皮肤镜学表现是诊断和鉴别诊断黑素细胞性肿瘤,以及黑素瘤早期诊断的基础。目前,国内应用皮肤镜诊断非色素性皮损已取得极大进展,如研究玫瑰糠疹、扁平苔藓、银屑病、脂溢性角化症的皮肤镜学特征,皮肤镜的应用提高了诊断色素性皮损的准确率,对特殊部位如掌跖部位黑素细胞性皮损的皮肤镜特征的研究已有报道。
  近年,国外已报道色素痣特征与遗传、年龄、日晒、部位有关,主要根据西方白种人的研究结果,黑素细胞痣根据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皮肤镜学和病理学特征、以及他们相关的恶变风险可以分为小球型、网状型、星爆型和蓝色匀质型。因而反过来,根据黑素细胞痣的皮肤镜学特征,可以预测其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恶变风险,从而黑素细胞痣的皮肤镜学对黑素细胞痣的诊断和处理可以提供更有效的依据。但中国人口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皮肤镜学表现迄今还没有报道。
  目的
  记录在中国中原地区汉族人群中获得性黑素细胞痣临床特征及皮肤镜学特征,根据皮肤镜学特征预测其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恶变风险,提高获得性黑素细胞痣诊断的精确性和特异性,更有效的鉴别获得性黑素细胞痣和黑素瘤,为早期诊断黑素瘤奠定基础。
  方法
  收集自2013年03月01日~2013年09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部及门诊部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115例患者。根据有无直径≥2mm皮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入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简要病史、皮损情况、并使用数码相机及皮肤镜对每个直径≥2mm皮损拍取临床及皮肤镜学照片。然后由经验丰富皮肤镜医生对所有皮肤镜照片描述、分析,诊断并分析皮肤镜特征。统计实验组、对照组即所有病人的雀斑有无及数目、眼睛颜色、头发颜色、黑素值、色素痣的数目、性别、年龄、职业、戴帽子/打伞、抹防晒霜、皮肤晒黑类型、总日光暴露时间、皮肤病,统计病人皮损的临床特征及皮肤镜学特征。
  结果
  1.本研究中115例获得性色素痣患者,有皮损直径≥2mm即实验组80例,所占比例为69.6%,皮损最大直径<2mm即对照组35例,所占比例为30.4%,病人拥有的<2mm色素痣的数目范围1-72个,均值±标准差26±12;病人拥有的≥2mm色素痣的数目范围1-24个,均值±标准差9±2;
  2.研究时没有招募的原因种类,每种原因病人数目及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在收集资料时病人不配合11.9%,病人不愿意参加19.4%,病人无获得性黑素细胞痣/黑色素瘤病变31%,由于其他叠加的皮肤病,可能改变了获得性黑素细胞痣或皮肤黑素瘤病变的外观4.8%,由于创伤、冷冻疗法、激光或手术治疗等处理,病人的获得性黑素细胞痣或黑素瘤病变失去原有的外观4.8%,合格皮损所在部位皮肤不正常26.2%,其他0%;
  3.统计所有病人,男∶女47∶68,年龄范围为5.5岁-83岁,平均年龄±标准差/年龄中位数43.27±28,职业分类:二类占12.2%,三类占13.9%,四类占8.7%,五类占21.7%,六类占7.8%,八类占35.7%;有雀斑病人有20人,占17.4%,均分布于面部,淡棕色,雀斑数10-50,均值±标准差35±10,外出时从不戴太阳镜92.2%,戴太阳镜少于50%占7.8%,从不戴帽子/打伞74.8%,戴帽子/打伞少于50%占18.3%,戴帽子/打伞多于50%占7.0%,从不抹防晒霜81.7%,抹防晒霜少于50%占14.8%,抹防晒霜多于50%占3.5%;所有均为Ⅲ或Ⅳ型皮肤类型;眼睛淡棕色52.2%,棕色32.2%,深棕色15.7%,头发颜色黑色47.0%,棕色2.6%,深棕色46.1%,淡棕色4.3%,屈侧和伸测黑素值范围分别为19-99和20-99,均值±标准差为43±11和51±20。病人总日光暴露时间范围456.5-10037.5,均值±标准差781±106。均无黑素瘤病史及家族史,
  4.对照组即皮损直径<2mm,男∶女18∶17,年龄范围为9岁-83岁,35.25±38,根据国家职业划分分为八大类:二类占5.7%,三类占17.1%,四类占2.9%,五类占22.9%,六类占8.6%,八类占42.9%;有雀斑病人数目为3人,占8.6%,均值20.3,外出时从不戴太阳镜97.1%,戴太阳镜少于50%占2.9%,从不戴帽子/打伞82.9%,戴帽子/打伞少于50%占11.4%,戴帽子/打伞多于50%占5.7%,从不抹防晒霜88.6%,抹防晒霜少于50%占8.6%,抹防晒霜多于50%占2.9%。眼睛淡棕色48.6%,棕色28.6%,深棕色22.9%,头发颜色黑色54.3%,棕色2.9%,深棕色40%,淡棕色2.9%,屈侧和伸测黑素值范围分别为24-99和35-99,均值±标准差45±14和55±23;病人总日光暴露时间范围547.5-10037.5,均值±标准差791±164。。
  5.实验组即皮损直径≥2mm,男∶女19∶61,年龄范围为5.5-75,41.5±45,职业分类:二类占15%,三类占12.5%,四类占11.2%,五类占21.2%,六类占5.2%,八类占22.6%;有雀斑病人数目为17人,占21.2%,雀斑数10-50,均值±标准差/中位数33±16,外出时从不戴太阳镜90%,戴太阳镜少于50%占10%,从不戴帽子/打伞71.2%,戴帽子/打伞少于50%占21.3%,戴帽子/打伞多于50%占7.5%,从不抹防晒霜78.8%,抹防硒霜少于50%占17.5%,抹防晒霜多于50%占3.7%。眼睛淡棕色53.8%,棕色2.5%,深棕色12.5%,头发颜色黑色43.8%,棕色2.5%,深棕色48.8%,淡棕色5%,屈侧和伸测黑素值范围分别为19-93.7和20-96.3,均值±标准差35±19和45±27。病人总日光暴露时间范围456.5-9125,均值±标准差571±120。
  6.获得性色素痣临床表现,部位分别为头皮部3.5%,面部20%,颈部11.4%,耳部1.5%,耳前1.1%,耳后1.3%,躯干37.8%,四肢21.8%,手掌及足底1.3%,外阴0.2%;颜色为肉色5.5%,粉红色或红色0.2%,粉肉色0.2%,淡棕色44.6%,深棕色26.6%,黑色4.4%,蓝色0.9%,灰色0.6%,灰黑色8.6%,蓝灰色0.2%,深棕灰色2.6%,浅棕灰色5%,浅棕粉色0.4%;表面特征为光滑81.7%,粗糙12.1%,皱褶1.7%,乳头状4.6%;平坦69.2%,稍突起23.1%,明显突起7.9%;无明显症状99.1%,瘙痒0.9%;直径范围为2mm-9mm.,均值±标准差4±2.1。
  7.皮肤镜学特征为:分为网形结构27.2%,球状结构9.2%,非典型结构53.4%,网状边缘的球状结构0.2%,无结构型边缘的球形结构1.1%,无结构型的网状结构0.2%,球状边缘的无结构状1.5%,网状边缘的无结构状6.1%,平行格子状结构0.4%,平行沟结构0.4%。
  结论
  1.获得性黑素细胞痣女性较多,多发年龄于中年期,眼睛及头发颜色为棕色或浅棕色的色素痣数较多,易见雀斑,防晒措施较差及出外暴露在日光下较多的职业病人色素痣数目较多,黑色素值高,色素痣最大直径<2mm的病人痣数目较少,伸屈侧黑素值较高。
  2.获得性黑素细胞痣位于躯干部位最多,四肢、面颈部次之,掌跖较少,外阴及粘膜处少见;淡棕色最多见,棕色及深棕色次之,黑色及肉色不常见;表面光滑最多见,粗糙样次之,偶可见乳头状及皱褶状;表面平坦最常见,稍突起次之,明显突起少见。
  3.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皮肤镜学特征多样,有色素网、球状结构、平行状、条纹状结构、蓝白“面纱”、色素沉着、粉刺样开口及外生性乳头样开口,呈规则性、均质状,色素网结构最为常见。
  4.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的皮肤镜学特征助于提高诊断获得性黑素细胞痣准确率及敏感度,尤其有助于鉴别非色素性皮损及黑素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