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舆情监管态势和应对策略
【6h】

社会舆情监管态势和应对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框架及创新点

1 主要框架

2 创新点

(四)理论工具

1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2.公共行政治理理论

3.舆情运行机制理论

4 核心概念及涉稳舆情引导的主要依据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分类统计法

二 当前社会舆情的发展态势

(一)社会媒介传播载体的变化

1 大众麦克风时代,两个舆论场

2 传统媒体影响力降低,自媒体力量加大

3 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因网络而极大提升

(二)当前舆情的热点归类及分析

1 舆情分类的方法

2 当前舆情的热点归类和分析

(三)新兴媒介的正负面影响

1 积极意义

2 消极影响

(四)近年社会舆情的新特点

1 “90后”成为全新一代群体

2 网络反腐四大新特色

3 意见领袖影响舆情,构成呈现多元气象

4 网民心态趋于复杂,负面情绪扩散严重

5 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司法案件的舆论热点迅增

6 “最美人物”凸显正能量,促进社会良善需制度支持

7 民族主义情绪有所上升,核心诉求实为民生问题

8 法人官方微博正在崛起,官民互动趋势日益开阔

三 加强社会舆情监管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舆论危机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制度化地化解危机

1 明确“解决问题第一位、舆论引导第二位”理念

2 以监测技术为基础,科学应对及早发现

(二)加强舆情研判,做到知己知彼

1 熟悉舆情生成和传播的规律及发展过程

2 研判维度

(三)迅速适时回应质疑,抓住时机以快治快

(四)提升沟通和回应舆论质疑技巧

1 勇于担责道歉

2 敢于积极澄清

3 善于利用新技术,实行全媒体战略

4 坚持以人为本,避免次生灾害

5 积极寻求次优方案,灵活让步

6 注意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

7 多多使用第三方话语权

(五)发展盟友,构建网络统一战线

(六)建立网评员队伍,有效引导舆论走向

1 尊重广大网民的判断力

2 直面矛盾,允许小骂大帮忙

3 转变文风,语言鲜活

4 控制范围,就事论事

5 因地制宜,使用技巧

(七)注重党政机关形象修复工作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舆情是一定时期范围内社会大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自由开放、即时互动和海量信息,逐渐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工具以及各种媒体的载体。随着我国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网络已经成为群众意愿最常态的表达方式,成为作出有效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社会舆情的最主要表现阵地就是网络。现实社会中关于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的议论很容易传到网上,而网上关于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所形成的议论也会很快向社会扩散。但是,众所周知,互联网本身具有虚拟性、自由行、开放性、及时性和跨界性等特点,所以,在网络上发生的舆情极易成为失真的信息、虚假的新闻,有时还会产生一些谣言,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可以说,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的一个集散地、传播地,有时起到传导、催化和引爆的作用。
  预言未来网络在中国的影响,可以作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中国的网络,每个人都不是看客,都可能成为主体——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网络舆情的主体,——即每个人都不会缺席,都有发言的权利也都有可能发言。
  本文基于客观事实,从对社会媒介传播载体的变化和两个舆论场介绍分析入手,将当前舆情的热点进行归类和分析,对新兴媒体的正负影响进行评价,对当前社会舆情发展形势及规律进行了陈述和总结。着重分析了2012年以来社会舆论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探讨了在手机移动互联、微博客、微信大行其道的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正确、科学地认识当前舆情特点给我们党政机关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理念和方法。特别提出,在“90后”群体走向社会成为舆论重要主体后,面对这对互联网依赖程度极深、颇具权益主张的全新一代,我们社会公共治理的理念必须相应地由单纯的管制型向协商共治型转变和发展;应当客观认识网络反腐出现的“类型多样、起因复杂、举报实名、查处快速”的特点,加强规范网络反腐和引导舆论,控制和避免网络反腐的随意性、不规范甚至娱乐化倾向;对互联网上构成呈现多元化的“意见领袖”及其言论加强管控关注和管控;高度重视和着力于化解网民复杂心态和负面情绪,引导、凸显社会正能量;注重环保、民生等热点舆情问题的应对、处理和引导。并且,从实践经验总结出加强舆情管理应对的策略—建立舆论危机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制度化地去化解危机;以先进的监测技术为基础、科学的应对理念为推动,早发现、早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现实矛盾,逐类深入分析了各种新兴社会化媒介形式和载体特点及其监管重点,从传统的舆情监测载体,到新兴的微博、微信等新载体,加强全面的监测发现,加强预警机制;发展盟友构建网络统一战线;建立起一支能够战斗的网评员和舆情员队伍,有效引导舆论走向等,并从实战中总结了提升沟通和回应舆论质疑的技巧。通过这些策略、方法以及技巧,使我们党政机关相关管理者,更好地把握在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舆论危机中,我们应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速解决问题,恢复社会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