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尿酸盐沉积的初步应用
【6h】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尿酸盐沉积的初步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双源CT图像

2.2 尿酸盐沉积分布

2.3 尿酸盐沉积分布与骨骼、肌腱关系

2.4 尿酸盐沉积体积的定量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痛风的初步研究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痛风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常见病。血尿酸值升高有助于痛风的诊断,有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都发展成痛风,还有一部分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内。关节镜穿刺抽吸术发现单水尿酸钠结晶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是有创性、滑液结晶数量少、穿刺部位难以到达时,会导致假阴性结果增加,造成不典型病例确诊困难,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如果能有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诊断痛风石,对早起痛风及不发作痛风期的诊断的确诊,提前予以生活习惯及药物干预,从而会提高痛风的诊断率,避免了有创的检查,又节省了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的目的:
  1.使用DECT检查痛风患者检测尿酸盐在骨骼肌腱沉积特点。
  2.利用DECT检测痛风患者四肢关节的尿酸盐沉积及量化尿酸盐沉积体积。
  资料和方法:
  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20例确诊的痛风患者,入选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ARA)分类标准。20例痛风患者的年龄为37-82岁,平均63±0.3岁。男性15人(75%),女性5人(25%),血尿酸水平为302-701mmol/L不等。对照组10例是其他关节疾病患者(5例银屑病关节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假性痛风,1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1例未分化炎性关节炎),患者年龄为35-80岁,平均57±0.2岁,包括男性6人(60%),女性4人(40%)。
  本研究使用西门子公司的第二代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方法:使用双源CT的双能量扫描模式,所有的患者采取仰卧位,足先进,扫描范围为:双足、双侧踝关节及双侧膝关节,然后再采用俯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为:双手关节、双侧腕关节、双侧肘关节。扫描参数:球管A,140kV/55mA,球管B,80kV/243mA。准直器0.6mm,重建增量0.75mm。扫描范围为所有患者的周边关节(肘,腕,手,膝,踝和脚)。将得到的2组数据传输到工作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诊断,使用DECT GOUT软件可以自动标记有无尿酸盐沉积。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计算DECT所得尿酸盐沉积数量与骨骼、肌腱韧带的关系比较使用采用t检验和x2分析,计算95%可信区间均为双侧,p<0.05认为有差异。
  (2)DECT所得尿酸盐沉积数量与临床检查数量比较使用配对资料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例痛风患者经双源CT扫描后发现尿酸盐沉积在10.8%的肌腱、韧带和10.3%的骨头上,跟腱是最常受累的肌腱,其中跟腱(39.1%),其次腓骨肌腱(18.1%)。胫前和趾长伸肌腱较少见(7.6-10.3%),其他的屈肌腱和足底三角肌肌腱很少(<5%)。单独的尿酸盐沉积多见于跟腱。
  20例痛风患者经双源CT扫描后发现有440处尿酸盐沉积,而临床仅发现111处,DECT扫描发现是临床查体发现痛风结节的4倍。而对照组10例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没有发现尿酸盐沉积。尿酸盐沉积总体积0.63cm3-249.13cm3,平均40.20±0.3cm3。
  结论:
  双源CT可以彩色显示和确定亚临床尿酸盐沉积存在。此外还可以通过自动程序测量尿酸盐沉积体积大小,跟腱附着点是主要的尿酸盐沉积点,这些肌腱表明生物力学应变或其他本地因素可能有助尿酸盐的沉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