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作为现象的“杜拉斯热”——从传播视角考察杜拉斯在中国的接受状况
【6h】

作为现象的“杜拉斯热”——从传播视角考察杜拉斯在中国的接受状况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杜拉斯在中国的两次传播热潮

二、研究综述

(一)“杜拉斯热”

(二)中国的“杜拉斯”们

三、本文思路

第一章 “人”与“文”——“杜拉斯热”的三个层次

第一节 作为“文本”的作品

第二节 作为“产品”的作品

第三节 作为“文学明星”的杜拉斯

第二章 “杜拉斯热”的传播路径

第一节 文学圈传播路径——从王小波和安妮宝贝说起

第二节 大众传播路径——受众群体与大众媒介的推动

第三节 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路径——“法国文化年”的召开

第三章 “杜拉斯热”中的不同接受群体

第一节 杜拉斯影响下的90年代女性文学作家群体

第二节 消费时代语境中的杜拉斯与小资群体

第三节 读者阵营与文化场域中的反对群体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杜拉斯曾在中国掀起两度热潮,其作品进入中国后一版再版,尤以小说《情人》为代表。本文将打破文本内部封闭式的关照,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杜拉斯在中国的传播热潮,从传播视角考察杜拉斯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动态地理解在各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经由各种不同路径的传播塑造的不同的杜拉斯及其作品的面貌,揭示从法国到中国的传播中,杜拉斯及其作品形象和内涵产生的“变异”或“重构”。具体来说本文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杜拉斯的作品与作为“文学明星’的杜拉斯;考察杜拉斯热”的传播路径,以及不同传播路径对杜拉斯及其作品面貌的塑造;分析“杜拉斯热”中的不同接受群体。
  在消费时代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更全面地看待杜拉斯式“文学明星”;如何更冷静地看待文学的时尚化;不同的传播主体如何参与内容生产,呈现出不同的对象形态;不同的接受群体是“各取所需”还是“囫囵吞枣”;文章经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结合传播学理论知识,将“杜拉斯热”置于传播课题中,讨论了在消费时代下,文学作品从传播媒介、传播路径、接受状况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文章提出欣赏文学,受众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意识,而研究文学更应该多角度、多领域、多学科探究。
  本论文拟从传播视角着手,更全面地考察“杜拉斯热”这一现象的传播及其背后的机制、原因、影响等;并结合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相关理论,以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杜拉斯研究带来创新的视角,也为当代文坛中的相似现象提供理论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苏雨;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吕伟民;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565.06;
  • 关键词

    杜拉斯; 传播途径; 接受群体; 文学作品;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31:0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