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转型与重构——河南浚县西大街保护与修复设计探研
【6h】

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转型与重构——河南浚县西大街保护与修复设计探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浚县西大街历史片区概况

2.1浚县古城概况

2.2古城整体格局与风貌

2.3浚县西大街历史片区的空间格局

2.4浚县西大街历史片区的传统建筑

3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调研与分析

3.1浚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概况

3.2浚县传统民居建筑的平面形态

3.3浚县传统民居的空间处理与建筑造型

3.4浚县传统民居的结构构造与细部装饰

4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转型与重构

4.1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构成

4.2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重构

4.3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转型

5浚县西大街保护与维修设计实践

5.1西大街历史片区风貌现状

5.2西大街保护与维修设计原则

5.3浚县西大街保护维修设计

5.4浚县西大街保护改造设计

6结语:对国内历史文化名城“夺回古城风貌”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浚县古城,地处河南省鹤壁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明代古县城。具有近六百年的发展历史,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前三批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单位。浚县古城保存了完整的城市格局及重要的历史建筑,同时也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浚县古城经过历史变迁,仍保存了大量的传统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给古城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使古城传统风貌日渐消失、古城肌理逐步破坏、古城文化也逐渐走向淡化和失落。目前,对浚县古城的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严峻的时期,保护、维修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浚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传统商业街改造、维修设计实践,结合当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论的发展,以浚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为基础。通过调研和测绘工作,总结其建筑语言特色,能够在浚县古城风貌保护与修复中得到运用。
  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论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结合分析国内外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确定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浚县西大街历史片区概况,从浚县古城的概况入手,进而分析历史片区的空间格局及传统建筑分布情况;第三章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调研与分析,对浚县地区传统民居进行调研与测绘,总结浚县传统民居建筑的平面形态、空间处理与建筑造型、结构构造与细部装饰;第四章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转型与重构,通过浚县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构成—再生—释义的过程,以分析民居建筑语言的构成为基础,进而通过建筑类型学与建筑符号学的方法将传统民居建筑语言进行再生,使古城文脉得到延续;第五章浚县西大街历史片区风貌保护与修复设计的实践,分析西大街历史片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及设计原则,进一步具体分析西大街历史片区的实践项目;第六章结语,提出对国内历史文化名城“夺回古城风貌”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