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3a、C5a在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发病中的作用
【6h】

C3a、C5a在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发病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索引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3 主要试剂的配制

4 动物实验分组及阿霉素肾病模型的建立

5 肾母细胞瘤(WT1)PV二步法免疫组化

6 足细胞计数方法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情况的比较

2 蛋白尿水平的比较

3 血清生化水平分析

4 肾脏病理改变

5 四组的足细胞数量差异

6 足细胞数量表达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足细胞表型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激素治疗时间长、抵抗率高,往往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目前FSGS发病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在遗传突变、循环渗透因子、机械应力等非免疫因素导致的足细胞损伤与丢失。文献报道多数C1q肾病患者病理表现为FSGS,近期研究显示FSGS患者的尿液及肾组织存在补体激活的证据,提示补体激活与FSGS发生有关。C3a、C5a是补体活化的关键致炎效应分子,其在 FSGS中的作用国内外未见报道,本项目组前期工作发现 FSGS患者肾组织足细胞上C3a、C5a受体表达增强,提示 C3a、C5a可能参与了 FSGS的发病。本实验应用C3aR、C5aR双基因敲除小鼠,通过建立经典的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阿霉素肾病模型,探讨补体C3a、C5a在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应用 C3aR、C5aR双基因敲除小鼠,建立经典的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阿霉素肾病模型,探讨补体 C3a、C5a在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1)选取SPF级8-10周龄,体重25-30g健康雄性野生型,C3aR、C5aR双基因敲除BALB/C小鼠,实验共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野生组、C3aR敲除组、C5aR敲除组,其中野生组、C3aR敲除组、C5aR敲除组统称为模型组,每组15只小鼠,给予模型组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10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2)动态比较各组小鼠注射阿霉素前及注射阿霉素1、4、8、12周后一般状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肌酐(Cr)的变化。
  3)将每组小鼠分别于第4、8、12周各处死5只,行过碘酸雪夫反应染色( PAS)和马松三色染色( MASSON),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
  4)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WT1(肾母细胞瘤)在各组小鼠肾小球内的表达,计数各组小鼠的足细胞数量,并行足细胞数量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的比较对照组小鼠正常活动,正常饮食,而模型组小鼠注射阿霉素1周后精神欠佳,进食、活动量减少,4周之后所有小鼠均恢复正常。12周内野生型组小鼠有5只死亡;C3aR敲除组有1只死亡;C5aR敲除组、对照组无死亡。
  2)尿蛋白水平及血生化水平比较模型组小鼠注射阿霉素1、4、8、12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甘油三酯、血清固醇、血清肌酐显著增加(P均<0.05),而血清白蛋白显著下降(P均<0.05),模型组间野生组比C3aR、C5aR敲除组各项指标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肾脏病理改变 C3aR、C5aR敲除组比野生组小鼠肾脏病理明显减轻。
  4)WT1免疫组化计数足细胞数量随着时间的进展,模型组WT1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同周期内野生组WT1的阳性表达比C3aR敲除组、C5aR敲除组WT1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足细胞数量分别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
  结论:
  1)C3a、C5a可能通过介导足细胞损伤参与了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的发病过程。
  2)C3aR、C5aR缺失可能通过减轻足细胞损伤延缓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