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膨体聚四氟乙烯联合鼻中隔软骨应用于唇裂术后鼻畸形
【6h】

膨体聚四氟乙烯联合鼻中隔软骨应用于唇裂术后鼻畸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

2.2鼻部畸形修复术

2.3唇部畸形修复术

2.4术后处理

3 疗效评价

3.1 主观评价

3.2 客观评价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结果

1.1主观评价结果

1.2客观评价结果

附表

病例1

讨论

1唇腭裂流行病学

2形成鼻唇畸形的因素

2.1遗传因素

2.2环境因素

2.3与手术有关的因素

3唇裂术后鼻畸形形机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4 材料选择的优缺点

5 主观评价联合客观评价的应用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6本术式的优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e-PTFE)联合鼻中隔软骨在唇裂术后鼻畸形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临床收治39例患者,采用鼻正中蝶形切口延伸至双侧鼻翼缘,充分游离鼻翼软骨,切取中隔软骨并塑形条状。依据鼻部亚单位结构特点,将之植入中隔和患侧鼻翼之间;修整合适大小的“拱桥”形e-PTFE假体置于塌陷的鼻翼;将“新月”形e-PTFE假体垫于患侧梨状孔边缘行鼻基底和患侧鼻翼基底部以重新搭建鼻尖、鼻小柱及鼻翼基底三维支持结构。“柳叶”状e-PTFE假体置于鼻根部以抬高鼻梁。沿Ⅰ期手术所遗留的上唇瘢痕切口切开,根据患者唇部畸形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唇部畸形修复。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拍摄数码相片,由3名非研究人员(患者父母、护士长、非手术医生)采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行主观评价,研究人员应用Image J1.49测量软件对照片行客观测量评价。
  结果:
  39例患者中失访3例,其余36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4个月,3名非研究人员应用VAS量表评估的结果为:
  ①患者父母、护士长、非手术医生认为术后畸形没有改善或改善程度不能接受的分别占5.13%、2.55%、2.55%;
  ②患者父母、护士长、非手术医生认为术后畸形改善在可接受范围内分别占12.82%、20.53%、20.53%;
  ③患者父母、护士长、非手术医生认为术后畸形改善效果良好及以上分别占82.05%、76.92%、76.92%,具体见表1。患者术前、术后Image J1.49测量软件测量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表明,术后鼻唇部畸形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36例患者随访见唇部基本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鼻部外形满意、鼻小柱延长并居中、双侧鼻孔基本对称、鼻翼塌陷改善明显鼻翼基底抬高,无明显复发。
  结论:
  唇裂术后鼻畸形形成机制及病因复杂,充分利用鼻中隔软骨能有效避免开辟第二术区,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假体能充分弥补国人鼻中隔软骨不足的现象,鼻中隔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假体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改善唇裂术后鼻畸形。应用VAS量表和Image J1.49测量软件联合应用共同对术后效果评估,准确率高、误差小,基本能满足术后评估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