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矫治后颏唇部形态改变的相关研究
【6h】

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矫治后颏唇部形态改变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数据的获得及统计方法

结果

4.1 恒牙初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前颏唇部硬组织测量值与正常值的对比

4.2 恒牙初期安氏Ⅱ类 1 分类治疗前颏唇部软组织测量值与正常值对比

4.3 恒牙初期安氏Ⅱ类1分类治疗前后颏唇部硬组织变化

4.4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软组织变化

4.5 恒牙早期安氏Ⅱ1软硬组织的相关性

讨论

1 矫治前后颏唇部变化

2 生长发育的影响

3 颈椎骨对生长发育期的评价

4 正畸拔牙的选择

5 定点与测量误差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安氏Ⅱ类1分类软组织侧貌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总结出恒牙初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颏唇部软硬组织特点;并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测量值作对比,评价拔牙矫治治疗该类错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
  材料与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11.5岁至14岁,平均年龄12.25±1.06岁),均符合纳入标准;采取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的矫治方法,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通过这些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自身的对比,分析比较其在正畸治疗后矢状向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进而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及理论依据。本实验拟采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及Lin-Chen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来确定患者的生长发育期[6]。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颏唇部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并对软硬组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颏唇部硬组织与正常者相比:∠ANB明显比正常大(P<0.01),∠U1-NA和∠U1-SN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比正常值大。∠FMIA、∠IMPA前者与正常牙合相比较小,后者较大,但是均说明安氏Ⅱ1的下切牙比正常牙合者唇倾。ANS-Me则比正常值有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NB比正常值小(P<0.05),进一步说明下颌位置靠后。软组织方面,N'-Sn-Pog'和LL-Si-Pog'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安氏Ⅱ1患者具有比较明显的凸貌特征。Cm-Sn-UL与LL-Si-Pog'均比正常值明显小(P<0.01);N'-Pog'-FH与Sn-Me'均比正常值小(P<0.05)。
  2.治疗前后对比发现:SNB和ANB增加0.22°(P<0.05)和-1.07°(P<0.01),提示下颌骨发生了向前的生长。U1-SN减小了约11°,N-Me增加量大于2mm,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NS-Me也产生了明显的增加量(P<0.01)。B点、Pog点到CFH的距离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N'-Sn-Pog'明显缩小。Cm-Sn-UL、LL-Si-Pog'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n-Me'增加了5.13mm,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N'-Sn-Pog'与ANB成正相关,但与FMIA成负相关。Cm-Sn-UL与上颌前牙倾斜度成负相关,但与下颌前牙唇倾度成正相关。LL-Si-Pog'与FMIA成负相关,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1),与SNB成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
  拔牙矫治后牙齿代偿作用可改善恒牙初期Ⅱ类关系,颏唇部软组织的代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软组织面下1/3颏唇部的侧貌突度。但是颌骨形态改变比较有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