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电网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6h】

微电网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2 逆变器控制方式及微电网的控制策略

2.1 逆变器控制方式

2.2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

2.3 本章小结

3 微电网模型的建立

3.1 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3.2 PQ控制分布式电源的建模

3.3 V/f控制分布式电源的建模

3.4 微电网的建模

3.5 本章小结

4 微电网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4.1 独立运行微电网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4.2 并网运行微电网短路电流特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为解决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大电网时控制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微电网这一概念被提出来并越来越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微电网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微电网的接入,会改变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将单一电源辐射型网络变为多电源双向供电网络,出现故障后,产生的故障电流,也会改变配电线路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从而影响原有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研究微电网的短路电流,可以为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电源一般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将非工频交流电能或直流电能转换成为工频交流电能,与大电网连接。电力电子装置响应迅速,使得分布式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特性与传统发电机不同,分析其故障特性需要对逆变器的控制方式进行设计。
  论文介绍了恒功率(PQ)控制、恒频恒压(V/f)控制和下垂(Droop)控制三种不同的逆变器控制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用途。对三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进行坐标变换;基于dq坐标系下的逆变器数学模型,研究了PQ控制和V/f控制逆变器分布式电源的设计方法,计算了各个控制环节的参数;通过频域分析,验证了各环节的稳定性。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PQ控制和V/f控制的分布式电源模型,验证了控制方式的可靠性。建立了微电网模型,并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此微电网为基础,对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情况下不同的短路故障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微电网的短路电流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