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评价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改变
【6h】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评价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改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2.2 入选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手术过程

2.5 术后用药及随访

2.6 仪器与检查方法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所有患者治疗情况分析

3.2 RFCA 手术前、手术后左心房功能指数及其内径对比

3.3 RFCA 手术前、手术后容积指标以及排空分数对比

3.4 RFCA 手术前、手术后左心房脉冲多普勒参数对比

4 讨论

4.1 房颤对左心房功能的改变

4.2 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原理以及对左房影响

4.3 左心房结构和功能

4.4 左心房功能的检测

4.5 本文研究结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超声心动图在心房纤颤射频消融后评价的应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是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T-3DE)对经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容积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分析,评价其手术后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2014年10月至20016年10月之间,40位来我院进行治疗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手术(RFCA);手术开始之前的3天以及治疗结束的3天后,1个月后,3及6个月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进行复诊检查。
  手术后,对已治愈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并行四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复查,以了解其病患处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患者消融手术(RFCA)前后各个相应时间点的左心房相关指标改变情况。患者检查时均为窦性心律。复诊主要是以常规测量及RT-3DE测量为主,其包含了:左心房室的相应功能指标,左心房最小、最大的容积(LAVmin、LAVmax),左心房主动、被动的排空分数(LAAEF、LAPEF),左心房收缩前的容积(LAVp)等等。其中测量的各数据分别反映了:左心房的存储、辅泵功能以及左心室的舒张、收缩功能。最后,计算反应左心房整体功能的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
  结果:
  从测量的各项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手术前后的显著差异,手术后3天时间内LAFI及A峰值、Aa显著下降,前者调查对象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者的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后,患者的心室、心房各项生理功能明显改善,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 LAFI、LAAEF、LAPEF、LAEF、A峰及Aa均明显升高(P<0.05),LAD及左心房容积明显减小,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除上述变化外,S峰亦明显增高,D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愈的患者,在手术结束的三天时间内,其左心房的功能出现下降的现象;经过一个月时间后,左心房的功能慢慢开始恢复,处于一个缓慢的上升期;手术后3到6个月期间,患者的左心房辅泵、管道功能都得到了提高;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监测到术后患者心房的动态变化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