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植入区域的CBCT研究
【6h】

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植入区域的CBCT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CBCT的扫描方法

3 重建和测量内容

4 测量的可靠性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比较左右侧及男女性各测量值间的差异

2 比较下颌后牙区不同位点骨厚度的差异

讨论

1 测量部位及参考点的选择

2 测量工具的选择

3 测量结果的分析及对植入微种植体的临床指导意义

4 下颌颊棚区植入微种植体的类型及注意事项

5 影响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因素

6 颊棚区植入微种植体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微种植体支抗及CBCT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

病例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运用口腔颌面 CBCT分析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植入区域的解剖结构,指导临床医生在颊棚区安全植入微种植体。
  材料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收集86例患者的CBCT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为19~30周岁的成人,平均年龄(24.0±2.5)岁。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在下颌颊棚区(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磨牙远中颊根的颊侧)牙槽嵴顶的下方分别选取3mm、6mm、9mm的断层,在其对应的横截面上测量牙根表面距离骨皮质表面的距离。应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左右两侧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男女性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在下颌颊棚区,在三个高度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颊侧的骨厚度均为最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颊根颊侧的骨厚度均为最厚。测量点中骨厚度最大值为(9.17±1.93)mm,最小值为(0.96±0.48)mm。
  结论:
  下颌颊棚区的骨厚度在男女及左右侧均无差异。但下颌颊棚区骨厚度不同部位存在差异,有自牙合方向根方,自近中向远中增加的趋势,并且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微种植体植入过程中应考虑这一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