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状研究
【6h】

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新媒体”概念界定

1.2.2 “德云相声”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德云相声的传播背景分析

2.1 相声艺术的媒介传播发展历程

2.1.1 群体传播阶段:街头“撂地”、茶社演出传播

2.1.2 大众传播阶段:电波媒介传播

2.1.3 立体传播阶段:新旧媒体融合传播

2.2 相声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发展的原因

2.2.1 国家政策为相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2 文化环境为相声发展培育生存土壤

2.2.3 媒介创新为相声发展拓宽传播途径

2.3 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背景分析

2.3.1 德云相声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机会

2.3.2 德云相声的竞争劣势与潜在威胁

3 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分析

3.1 德云相声的创作主体分析

3.2 德云相声的传播内容分析

3.2.1 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平民精神

3.2.2 借助传统框架,融合时代语境

3.2.3 多个角度创新,紧跟时代潮流

3.3 德云相声的传播渠道分析

3.3.1 剧网结合传播:剧场+网络

3.3.2 台网联动传播:电视+网络

3.3.3 移动媒体的碎片化传播

3.4 德云相声的传播受众分析

3.4.1 德云相声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

3.4.2 德云相声的受众需求不断提升

3.4.3 德云相声的受众行为极大改变

3.5 德云相声的盈利方式分析

3.5.1 剧场演出的传统式盈利

3.5.2 “免费馅饼”的培养式盈利

3.5.3 会员制对优质内容的垄断式盈利

3.5.4 多元业务的跨界式盈利

4 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4.1 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出现的主要问题

4.1.1 媒介意识不强,导致内容低俗问题被放大

4.1.2 品质意识不高,急功近利造成作品质量下降

4.1.3 IP意识不够,忽视了品牌价值的提升

4.2 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发展策略

4.2.1 强化本体创新与品质提升,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4.2.2 精准把握受众需求与审美期待,注重新媒体应用与传播

4.2.3 加强版权意识与品牌管理,注重品牌价值的打造与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相声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在旧社会里“生”,新社会里“长”。它以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反应重大的社会生活,不借助过多综合艺术手段和音乐伴奏类的渲染,却能发挥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发挥特定的愉悦大众的功能并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相声的发展媒介从“撂地”、广播电视到如今的新媒体环境,经历了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立体传播三个阶段。而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界有关相声艺术的研究多是从文学和艺术这两大角度为出发点,而从传播学角度来对其发展进行探讨较为新颖。对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现状的研究,于相声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今德云相声的传播已经较为成熟地适应了互联网传媒,作为中国最大的相声团体,对德云社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状进行研究,可以为其他相声艺术团体和有关传统曲艺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以中国最大的相声团体德云社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出发,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辅以社会学、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对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德云社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背景、传播模式、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传播发展策略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查阅与相声和德云相声有关的书籍、文献资料、期刊杂志、学位论文、音视频等资料,对有关相声艺术传播的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德云相声的文本进行分析,找出其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的内在规律。最终发现了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传播中内容低俗问题被放大、作品质量下降以及忽视品牌价值提升等问题,认为德云相声可从精准把握受众审美期待、强化本体创新、完善内部管理、注重布局新媒体等方面提升自身内涵和市场化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