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匹伐他汀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6h】

匹伐他汀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神经元形态学观察及纯度鉴定结果

3.2 神经元活性检测

3.3 免疫荧光分析神经元树突

3.4 不同处理组mBDNF、TrkB表达水平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他汀类药物与其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可严重损伤脑神经功能,导致肢体残疾甚至死亡,是中国目前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013年一项全国31个省市,包括155个城乡中心,共计480687人的调查研究显示:脑卒中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246.8/10万人/年,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114.8/10万/年,其中缺血性脑卒占77.8%[1]。脑缺血可导致脑组织细胞严重损伤,血流再通过后,继之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引起的再灌注进一可步加重脑组织损伤,如何保护脑组织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目前主要研究内容。他汀类药物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降低血脂,是冠心病和脑梗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用药[2,3]。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他汀具有免疫调节、稳定斑块、抗氧化应激、神经保护等不依赖其降脂机制的作用[4]。匹伐他汀(pitavastatin,PTV)是第三代他汀类降脂药,体内少量通过肝药酶CYP2C9代谢,安全性较高,且较其他类他汀而言,PTV不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5]。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高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元生长、分化、存活等至关重要,有临床研究发现,他汀治疗可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病人的神经功能,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有关。亦研究指出,BDNF可通过激活其受体TrkB,起抗缺氧损伤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进行氧糖剥夺(OGD)及复氧处理,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一步探讨PTV是否可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对缺氧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匹伐他汀(PTV)溶液对氧糖剥夺(OGD)再复氧后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的作用,探索匹伐他汀是否对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及其适当浓度范围;并探讨其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与BDNF-TrkB信号通路的联系。
  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匹伐他汀处理组、氧糖剥夺组,氧糖剥夺+匹伐他汀处理组,匹伐他汀的浓度设为1μmol/L,15μmol/L,30μmol/L,MTT法测各组细胞活性(OD值);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处理组神经元形态变化,计数神经元树突数目及长度:提取各处理组蛋白,western blot法测各组蛋白dimmer-mBDNF、homo-mBDNF、TrkB的表达量。
  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与单纯1μmol/L,15μmol/L,30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间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糖剥夺及复氧处理后,皮层神经元活性明显降低(P<0.001);1μmol/L和15μmol/L匹伐他汀+OGD处理组较OGD组OD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匹伐他汀+OGD组与15μmol/L匹伐他汀+OGD处理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μmol/L和15μmol/L匹伐他汀处理+OGD处理组较30μmol/L匹伐他汀+OGD组,OD值显著升高(P<0.05);30μmol/L匹伐他汀+OGD组与对照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OGD处理组神经元树突分支数目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树突长度较正常对照组短(P<0.05);相较于OGD组,OGD+1μmol/L和15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神经元树突分支数目增多(P<0.05),但树突长度无明显增长(P>0.05),氧糖剥夺+30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树突分支数目及树突长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
  3.OG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蛋白dimmer-BDNF,homo-BDNF,TrkB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1μmol/L,15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蛋白dimmer-mBDNF,homo-mBDNF,TrkB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较正常对照组dimmer-BDNF,mBDNF,TrkB的表达量降低(P<0.05);OGD+1μmol/L匹伐他汀,OGD+15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蛋白dimmer-BDNF,mBDNF,TrkB的表达量较OGD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GD+30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较正常对照组dimmer-BDNF,mBDNF,TrkB的表达量降低(P<0.05);OGD+1μmol/L、15μmol/L、30μmol/L匹伐他汀处理组蛋白dimmer-BDNF,mBDNF,TrkB的表达量均较相应浓度的匹伐他汀处理组降低(P<0.05)。
  结论:
  1.氧糖剥夺后复氧处理对神经元有损伤作用。
  2.匹伐他汀处理对正常神经元无明显作用;对氧糖剥夺后复氧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3.匹伐他汀促进氧糖剥夺后复氧对神经元树突的再生,该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4.匹伐他汀可能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保护缺氧复氧损伤后神经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