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整合诊疗模式在高血压门诊的建立与应用
【6h】

整合诊疗模式在高血压门诊的建立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背景: 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理念已倡导多年,但仍缺少临床可行的实施方案及有效性验证。项目组对国内外学者医学模式转变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通过三年临床实践,以简捷、量化和可操作性为导向,在综合医院心血管科住院部尝试建立了生理-心理社会-伦理整合诊疗模式。目前已完成该模式的评估与操作手册的编制,并进行了有效性及可行性验证。 目的: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在综合医院心血管科门诊部建立以高血压患者为主要对象的整合诊疗操作流程,并验证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根据项目组已编制的《临床心血管科整合诊疗评估与操作手册(住院部)》,对常规门诊流程进行观察和总结,调整操作流程(住院部)使之适用于门诊特点,在某综合医院的高血压门诊对整合诊疗模式进行临床验证。 共收集病例数 158 例,其中有效病例 141 例;患者根据入组条件随机被纳入干预组或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患者采用门诊整合诊疗(纳入心理干预,门诊医师与心理师协作治疗;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知情同意、整体性等临床伦理原则),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门诊诊疗。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理指标方面,经门诊整合诊疗后,干预组患者显效率57.1%、有效率38.6%、无效率4.3%,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显效率45.1%、有效率40.8%、无效率14.1%,差异显著,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改善情况差异进行检验,χ2值为4.04,p<0.05,差异显著。 心理社会指标方面,对两组患者各因子和各维度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进行整合诊疗模式治疗后的抑郁、易激惹、焦虑、生活压力四个因子得分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4.41、2.78、4.66、4.02,p<0.01,差异显著;经整合诊疗模式治疗后,精神症状、生活方式、社会境遇三个维度得分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5.88、6.65、3.81,p<0.01,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的抑郁、易激惹、焦虑三个因子的得分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2.38、2.41、2.30,p<0.05,差异显著;常规治疗后,精神症状和生活方式两个维度的得分低于治疗前,t 值分别为 3.70、2.29,p<0.05,差异显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得分进行显著性t检验,各因子和各维度无显著性差异;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得分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显示在抑郁、焦虑、生活压力三个个因子上,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7、2.27、2.11,p<0.05,差异显著;在社会境遇总分这一维度上,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t值为2.20,p<0.05,差异显著。 在伦理学指标方面,干预组患者在科室总印象、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疾病沟通详细度、患病因素解释情况、病情及知识讲解情况、检查解释、意见采纳情况、诊疗效果满意度、疾病注意事项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98、5.63、5.13、5.12、4.84、6.60、2.29、2.44、7.32,p<0.05,差异显著。 结论: 门诊整合诊疗和常规诊疗均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与常规诊疗相比,整合诊疗改善患者血压值更为显著,且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和生活压力感。 门诊整合诊疗能够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门诊整合诊疗的临床验证表明,该模式下的门诊操作流程是有效、可行的,可作为医院心血管科门诊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