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阶段的双通道情绪整合进程——来自ERP的证据
【6h】

多阶段的双通道情绪整合进程——来自ERP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2 综述

2.1 视听双通道情绪整合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2.2 视听双通道情绪整合的操作化定义

2.3 视听双通道情绪整合研究进展

2.4 视听双通道情绪整合的进程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设计

3.4 研究目的与假设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假设

3.5 研究意义

3.5.1 理论意义

3.5.2 现实意义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一:面部表情与情绪韵律的整合

4.1.1 研究目的

4.1.2 被试

4.1.3 实验材料

4.1.4 实验设计

4.1.5 实验程序

4.1.6 研究结果

4.1.7 实验一讨论

4.2 研究二:面部表情与情绪韵律整合的时间进程

4.2.1 研究目的

4.2.2 被试

4.2.3 实验材料

4.2.4 实验设计

4.2.5 实验程序

4.2.6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7 ERP分析结果

4.2.8 研究二讨论

5 综合讨论

5.1整合的发生

5.2整合的进程

6 结论

7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附录

附录A 单音节情绪表达词录音材料

附录B 表情材料的评定结果

附录C 韵律材料的评定结果

展开▼

摘要

情绪的准确判断和识别是面对面交流中的重要内容,日常社会交往中用于情绪表达的不只有面部表情,情绪韵律也会参与其中。当面部表情与情绪韵律同时出现时,视觉与听觉的情绪信息将可能发生整合。本研究选择愉快与愤怒两种情绪,使用单音节叹词比如“耶”、“哼”等作为听觉刺激,静态面部表情图片作为视觉刺激,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保持效价一致并同时呈现作为视听刺激,组成了视觉、听觉和视听三种刺激。实验分为行为实验和ERP实验,采用视听双注视点控制注意对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的影响,采用迫选的情绪分类任务,要求被试对知觉到的情绪进行积极和消极分类,使用重复测量两因素的方差分析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发现: (1)视听双通道反应时显著短于视觉通道(p<0.05)和听觉通道(p<0.01),表现出冗余信号效应。 (2)视听双通道的N100波幅显著比单通道视觉、听觉以及单通道视觉和听觉之和更负(p<0.001),具有情绪特异性,并表现出明显的冗余信号效应和超加性;视听双通道的N100潜伏期长于视觉通道,短于听觉通道(p<0.001),与单通道视觉与听觉之和的潜伏期差异不显著,未表现出冗余信号效应和超加性。 (3)视听双通道的P200波幅小于单通道视觉,大于单通道听觉,但与视觉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未表现出冗余信号效应;视听双通道的P200波幅大于单通道视觉与听觉之和(p<0.001),表现出显著的超加性;视听双通道的P200潜伏期未表现出冗余信号效应和超加效应,但单通道视觉加听觉的P200潜伏期与视听情绪整合波(AVI)的P200潜伏期差异显著(p<0.01)。 (4)视听双通道消极情绪的LPC平均波幅显著大于积极情绪(p<0.01),具有情绪特异性;视听双通道的平均波幅小于视觉通道,大于听觉通道(p<0.01)未表现出冗余信号效应;视听双通道的平均波幅大于单通道视觉与听觉之和(p<0.001),表现出明显的超加性。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致的视听双通道情绪信息在同时呈现时,可以发生整合,并且这种整合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加工过程。在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的早期(100ms左右),双通道情绪信息得到了大量的注意资源的投入,同时单通道情绪加工与双通道整合加工并存。200ms左右双通道整合的认知加工成分逐渐增多。并且,双通道情绪整合的速度优势在P200时窗以后才有所体现。所以本研究认为,很可能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冗余信号效应,是前期大量的注意资源投入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