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研究
【6h】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体育英语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1.1.2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要求

1.1.3开设体育英语课程可以为双语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1.1.4开设体育英语课程是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重要保证

1.2文献综述

1.2.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研究

1.2.2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的研究

1.2.3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研究

1.2.4大学英语课程、体育英语课程和双语教学关系的研究

1.3研究目的与任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调查法

2.2.3数理统计法

2.2.4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专业英语的定义

3.1.2专业英语的起源和发展

3.1.3专业英语的分类

3.1.4本文所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英语课程

3.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英语课程性质和价值分析

3.2.1体育英语课程的性质分析

3.2.2体育英语课程的价值分析

3.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3.3.1开设有体育英语课程的高校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3.3.2未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的高校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3.4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1开设体育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3.4.2影响因素分析

3.5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英语课程应采取的措施

3.5.1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为体育英语课程顺利开设创造有利条件

3.5.2修订和完善《大纲》、精选教材,确保体育英语课程开设质量

3.5.3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保证体育英语课程的开设效果

3.5.4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贴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际英语水平

3.5.5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和改善体育英语教学环境

3.5.6多渠道培养体育英语师资,适应本课程发展的实际需要

3.5.7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英语课程学习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4.3本文的局限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英语课程是大学英语的一部分,是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重要保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其英语应用能力在实际中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大学三、四年级的体育英语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体育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体育英语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8所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开设这门课。 2.在未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的高校,体育院系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赞成开设这门课。同时他们认为学生的英语基础差、缺乏合适的教材、师资力量薄弱等是开设体育英语课程的障碍。 3.两所高校处于体育英语课程开设的初级阶段,学生英语基础整体较差、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学生对体育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效果欠佳,已经成为制约体育英语课程开设质量的重要因素。 4.体育英语课程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和难度适中的教材。现有的体育英语教材趣味性差、内容陈旧、难度大、实用性小,缺乏大学英语和体育英语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5.体育英语课程的师资力量短缺、任课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个高校均缺乏有效的师资培养渠道和方法,不能满足课程开设过程中对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6.体育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偏少、教学时间分散、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缺少体育专业特色,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7.体育英语课程的评价方法落后、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过程不太规范。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本文认为,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英语课程的具体开设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任课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2.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精选难度适中的有时代气息的教材。 3.科学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多渠道培训师资力量。 4.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扩展体育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其趣味性和实用性。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英语课外活动。 6.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英语课程学习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