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众”与“大众”的历史——对当下历史知识社会化的思考
【6h】

“小众”与“大众”的历史——对当下历史知识社会化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问题提出:研究缘起与本文主旨

二、学术前史:研究现状与留存问题

三、选题考量: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史学大众化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固有传统

1.1 中国古代史学大众化的主要历程

1.2 中国古代史学大众化的特点

1.2.1 编撰规范,不违史实

1.2.2 语言通俗,简单押韵

1.2.3 道德教化,宣扬义理

1.2.4 形式多样,贴近群众

第二章 当前史学大众化的原因及特点

2.1 当前历史知识社会化的主要原因

2.1.1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1.2 现代传媒科技的发展为当前历史知识社会化提供了传播平台

2.2 当前历史知识社会化的新特点

2.2.1 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与大众传媒的密切结合

2.2.2 传播主体的扩大化与通俗史书大量书写

第三章 当下历史知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3.1 传播主体责任的缺失

3.2 史观史实错误

3.3 将通俗的历史知识庸俗化

3.4 历史知识的“泛娱乐化”

第四章 史学工作者在当前史学社会化中的作用与责任

4.1 坚持叙史求真的根本原则

4.2 重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3 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4.4 构建多样传播渠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对于历史的文字记载从跨入文明社会后至今从未中断过。这种历史记载的连绵不绝更加显示了我国重视史学的传统。不论是“庙堂之高”的传统正史编纂,还是“江湖之远”的史学普及,都有不同层次的社会人员参与。在中国的传统学术中,史学一向是被看作是最光辉的一门学问。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历史研究的专业化,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项工作是历史学家或历史工作者(“小众”)专门从事的职业,而相对于普通老百姓(“大众”)来说,仅仅是可望不可及或“老夫子”的事业。历史知识如何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就成为了不同时代学人探寻的课题。近些年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热播,以及大量出版的一些非专业性的历史通俗读物,在国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历史热”,然而历史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故而本文就此现象进行研究,其目的是揭示历史知识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普及历史知识中应遵守的一些原则等。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就有了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史学传播的历程入手,着重以中国秦汉、隋唐、宋、明清的史学普及的事实的再回顾、再认识,总结中国古代史学大众化传播的历程及创作特点:重史求真、道德教化、语言通俗、形式多样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形势下历史知识社会化的原因及传播特点、存在的问题如传播主体责任的缺失与史观史实错误,将通俗的历史知识庸俗化和历史知识的“泛娱乐化”等,从而总结历史知识在普及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如:尊重历史,坚持史学求真的根本原则;重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原则;传播方式的多途原则等等,着重强调历史工作者在当前历史知识社会化形势下的责任与任务,争取构建多样传播渠道等来进行史学的普及与提高,最大程度的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

著录项

  • 作者

    史林林;

  •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学科 历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记录;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历史知识; 社会化; 大众传播; 趣味性原则;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30:43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