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水归堂——论吕敬人书籍设计的亚洲视觉特性
【6h】

四水归堂——论吕敬人书籍设计的亚洲视觉特性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吕敬人书籍装帧设计理念的亚洲视觉特性

1.1 吕敬人书籍形态学

1.1.1 吕敬人生平简介

1.1.2 吕敬人书籍形态学理念

1.2 吕敬人书籍形态学的亚洲视觉特性

1.2.1 吕敬人书籍形态学“整体性”和“亚洲视觉特性”

1.2.2 吕敬人书籍形态学亚洲视觉特性的五种表现语言

第二章 杉浦康平对吕敬人亚洲视觉特性形成的影响

2.1 杉浦康平的书籍设计理念

2.1.1 对意识的形象化设计

2.1.2 对亚洲神秘哲学的符号化再现

2.2 吕敬人与杉浦康平亚洲视觉特性的差异

2.2.1 中国壮美审美观与日本的精巧审美观

2.2.2 “象征”与“表象”之不同艺术主张

2.2.3 天人合一和物法平等

2.3 杉浦康平影响下吕敬人亚洲视觉特性的自我转化

2.3.1 转化方式之一:传统文脉的渗透

2.3.2 转化方式之二:立体构思的审美来源

2.3.3 转化方式之三:现代书籍设计理念的反思

第三章 吕敬人亚洲视觉特性融入中国当代书籍设计

3.1 亚洲视觉特性普遍融入的基础

3.1.1 亚洲视觉特性普遍融入的立足点之一:传统文脉的专业性研习

3.1.2 亚洲视觉特性融入立足点之二:地域文化

3.2 当代书籍设计环境中亚洲视觉的必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从对吕敬人和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书籍设计理念的比较分析入手,研究吕敬人书籍设计理念中的“亚洲视觉”特性。通过对“亚洲视觉”特性的来源、形成和表现等方面分析吕敬人的书籍设计审美原则和理念,以及吕敬人作为设计师其“亚洲视觉”特性对于他设计实践的影响和必要性。
  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吕敬人的书籍装帧设计理念带有体制时代的痕迹、当代国际设计风格的冲击和无可规避的传统文脉渗透力。本论文在国际化研究的语境中,通过对吕敬人书籍设计的梳理,以比较研究手法为主,进行吕敬人和杉浦康平的设计理念、实践的异同研究,对吕敬人设计体系做系统特征的归纳。总结出贯穿吕敬人设计体系始终的,是其设计中的“亚洲视觉”,它包括了传统文脉、现代反思、个人主义的综合特性。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吕敬人的生平和其书籍设计理念的核心词:整体性,并研究论述“整体性”的本质是“亚洲视觉特性”,讨论了两者的概念和关系,并以设计实践为例。
  本文第二部分深入论述了吕敬人书籍设计理念亚洲视觉特性的形成主要受到何种影响。此部分用层进方式论述了吕敬人导师杉浦康平的书籍设计理念、杉浦康平与吕敬人书籍设计理念的异同、在杉浦康平影响下吕敬人亚洲视觉特性的自我转化,完成了吕敬人亚洲视觉特性形成因素的研究探讨。
  本文第三部分是在确立了吕敬人书籍设计理念亚洲视觉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论题外延式展开论述,论述了在当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中,如何将亚洲视觉特性普遍的建立和融入,以及其必要性。
  吕敬人的书籍设计理念是通过对西方现代书籍设计学习后,经过有益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典范。本论文的研究论述,对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