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设计实践为例
【6h】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设计实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历史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章 城市滨水景观的理论导向

2.1 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认识

2.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2.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多样性特征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怀玉河①)区位分析与规划设计的整体定位

3.1 焦作的城市发展历史

3.2 焦作市的规划现状分析

3.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怀玉河)区位分析

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怀玉河)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定位

第四章 焦作城区段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范围、目标及其理念

4.1 焦作城区段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范围

4.2 焦作城区段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4.3 焦作城区段滨水景观观规划设计的理念

第五章 示范段景观规划的设计实践

5.1 设计范围和现状分析

5.2 设计定位和主题

5.3 设计原则

5.4 景观节点设计实例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诚然,荣耀、光环、骄傲、特立独行都是从天而降。但是,历史的记忆,要靠我们付出与之相适应的汗水、努力、责任和担当来撷取。在研发长江之水穿越千年黄河岸边的古怀庆大地充满盎然生机的城区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处处彰显出自然与人文环境、工程与艺术设计、原始与新生态、历史与现实对比、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特色。
  当前,焦作正值大力推荐城镇化建设之时,天赐良机,长江之水从这里流过,输送北方。如何规划城区段滨水景观带设计,为完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建言献策。在对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既融入了城区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内涵,又彰显了当今社会进步,经济腾飞的美景。同时借鉴了国内外景观规划设计的经验,运用全新的景观设计和景观生态学诸方法,有针对性、具体性地提出了适合焦作本土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力求达到景观本土化、绿带生态化、功能多元化、人文具象化的目的。相信在景观规划实施完工之日,必是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美化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社会效应之时。
  近年来,焦作市依据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拓宽了“依托老城,开发新区,环形扩张,滚动发展”的思路。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发展空间更显扩大。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焦作沿河辖区将形成“一带、两轴、三心、四片”(一带即绿化景观带;两轴即人民路、河南路东西向公建发展轴;三心即以火车站南广场结合民主路行政中心等形成的市级公共中心;四片指的是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和城市商业文化等功能而形成的四片居住区。)有机的网络化功能结构,将该区域规划建设成以行政、办公、文教科研、金融、商业、生活服务为中心的生态型、园林式居住环境优越的新型城区。随着城市滨水区服务设施配套的逐步完善,在此居住的人们将享受到大面积的绿色生活空间和宽水域的美景,更加使得煤都变水城,名甲天下。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的多样性,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有极富张力的表现。首先,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得到了足够的认可。许多研究者从“环境和社会”、“人类与自然”等哲学高度首肯了“人为中心”的景观设计作用。焦作城区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离不开当地当时的文化,离不开本乡本土的孕育滋养。其所涉及到的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建筑、习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一定会影响、制约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探讨和最终落实。因此,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前瞻性尤为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