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切除后肠结构、运动、细菌的变化及其对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
【6h】

肝切除后肠结构、运动、细菌的变化及其对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名血清紧张素,在化学上属吲哚胺类化合物。文献表明,5-HT在大鼠肝切除(PH)后的肝再生期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PH后大鼠胃肠内的5-HT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H影响5-HT分泌的机制如何?对胃肠道有何影响?文献中对此的看法和表述比较罕见。本论文着重探讨了PH后胃肠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肠内细菌的的变化以及它们与5-HT分泌的联系。
  本论文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PH对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利用亚甲蓝作为指示剂检测了肝切除后大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变化,采用菌落培养和平板计数法检测了PH后大鼠肠道细菌的变化,并灌服硫酸庆大霉素(抗生素)以补充分析PH对大鼠肠道细菌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法分析了PH后不同时段下大鼠血液中5-HT分泌量的变化,并灌服硫酸庆大霉素以补充分析细菌对大鼠血液中5-HT分泌的影响。主要结果是:(1)PH后1.5~24 h大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微绒毛高矮不齐,排列疏松散乱;黏膜的部分上皮细胞之间出现明显增大的细胞间隙,胞膜边界不甚清晰;黏膜内分泌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分泌颗粒增多、充满胞质,胞突明显,在突起部位可见分泌颗粒排出后形成的小空泡;回肠和结肠肠壁内表面常见细菌粘附。(2)PH后亚甲蓝染剂在大鼠胃肠中行进的距离在2h内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正常大鼠中亚甲蓝在2h内随胃肠蠕动即可完全通过小肠,而PH组大鼠中亚甲蓝需要至少5h才能完全通过小肠。(3)PH后0h、2h、6h、12h、24h、48h及72h各时段大鼠肠道内细菌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P<0.01);PH并灌服抗生素组大鼠与PH组比肠道内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4)PH后0h、2h、6h、12h、24h、48h及72h各时段下大鼠血液中5-HT的含量与对照组比显著增加(P<0.01);PH并灌服硫酸庆大霉素组大鼠与PH。组比,其血液里5-HT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基于上述结果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PH后1.5~24 h肠黏膜吸收和屏障功能有所减弱,而分泌功能增强;(2)PH后短期内胃肠的蠕动功能下降;(3)PH后12h内结肠和回肠内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灌服硫酸庆大霉素抑菌作用显著;(4)PH作为一种应激条件,在短期内通过对肠屏障、胃肠蠕动功能、肠内细菌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血液中5-HT的分泌量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