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与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比较研究
【6h】

我国与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2.1 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总体情况

2.2 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整体情况

2.2.1 风能与风力发电

2.2.2 太阳能与光伏发电

2.2.3 生物质能和生物燃料

2.2.4 新能源汽车

2.2.5 新能源建筑业

2.2.6 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1 水能和水电

3.2 风能与风力发电

3.3 太阳能与光伏发电

3.4 生物质能和生物燃料

3.5 新能源汽车

3.6 新能源建筑业

3.7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分析

3.7.1 政策不完善

3.7.2 市场机制不健全

3.7.3 补贴资金缺口大

3.7.4 生产能力和并网消纳能力不匹配

3.7.5 能源服务缺失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策

4.1 调整相关政策和补贴

4.2 发挥市场的作用

4.3 重视可再生能源的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化石能源的储量日益枯竭和长期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立在化石能源之上的经济体系开始面临危机。世界各国渐渐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可再生能源上来,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污染极小等特点,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于能源供应、能源安全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等也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立法、制定和推行政策、产业化等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鼓励和引导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提高了设备制造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近年来,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等问题开始凸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开始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优化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促进产业发展,对我国增加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并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融入战略经济发展规划中,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初步形成,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一定的发展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欧盟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建筑业等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相关政策,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并与中国的相关行业作了对比,通过详实的数据支撑分析结果,另外突出了中国发展水平较高的水能和水电行业。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产业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与欧盟相比起步较晚,自主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较弱,部分行业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等都是阻碍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是从对化石能源的补充逐渐转向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从欧盟的成功经验来看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让市场回归到正常竞争的机制中,减少对政策补贴的依赖程度。这个过渡过程需要更新和升级电网等基础设施;重视研发,突破技术瓶颈,降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成本,提高竞争能力;提高整个能源服务业的水平,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这些新的变革需要科学研究的指导和成功经验的借鉴,通过比较中欧可再生能源在发展规划、政策体系、产业现状等方面的异同,客观分析、吸取欧盟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完善,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